【編者按】2025年《政協天地》雜志第2、3合期,刊發在莆省政協委員、莆田學院附屬醫院院務委員、仙游縣總醫院院長李航的履職心得,本報予以轉載,以饗讀者。
作為一名醫衛界的省政協委員,我深知自己肩負的不僅是救死扶傷的神圣職責,更是代表基層群眾發聲、助力民生福祉改善的重要使命。在過去的幾年里,我通過提案,努力將醫療一線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轉化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書寫了一篇篇難忘的履職故事。 時間回溯到2023年,我首次以省政協委員的身份參加省兩會。報到當天,當我還沉浸在新身份帶來的激動與忐忑中時,一名福建日報社的記者向我拋出了一個問題:“今年兩會您帶來哪些提案?”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考驗”,我這個“政協小白”一時有些手足無措。幸運的是,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我迅速找到了切入點——基層醫療機構急危重癥搶救能力薄弱。在記者的催促下,我匆匆完善了答案,在晚餐前將文字稿交給了記者。這次倉促的應對經歷讓我深刻認識到提前準備的重要性,也激發了我對提案工作的熱情。 有了那一次經驗,我在第二年參加省兩會前作了更加充分的準備。通過深入基層醫療機構調研,收集第一手資料,進行基礎數據調研,并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我撰寫了三件提案。令人欣慰的是,這三件提案全部被立案,其中不乏推進“無陪護”病房建設、整治腫瘤基因檢測不規范問題等省委、省政府關注的重點課題。這些提案的成功立案,不僅讓我看到了自己工作的價值,更堅定了我通過提案惠民生促發展的決心。 提案的提交只是起點,其真正價值在于落地轉化為切實的舉措,進而帶來實質性的社會變革。我所提交的關于加強基層醫療機構急危重癥搶救能力培訓的提案,有幸獲得了省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政策醞釀與制定的關鍵階段,我的提案作為重要參考被納入其中,這令我深感自豪,更讓我深刻體悟到政協委員所肩負的重大責任。 與此同時,我關于推進“無陪護”病房建設的提案也取得了積極進展,部分關鍵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2024年省兩會期間,我提出應加速擴大“無陪護”病房的推廣范圍,這一觀點得到了與會政協委員的廣泛認同。隨后,這個問題也被列為當年度省政府的重點工作之一,“無陪護”試點病房建設在全省三級醫院范圍內得到了有力推進。此外,針對我提出的“部分費用較高的耗材在‘無陪護’整體收費外單獨收費”的建議,有關部門積極響應,特別將“一次性肛門造痿袋等費用較高的耗材”調整為單獨收費項目。 當然,“無陪護”病房的持續推進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隨著試點病房的不斷擴大,一系列新的問題與挑戰也逐漸浮現,需要我們持續關注并不斷深化完善。盡管如此,每當看到提案落地有聲、開花結果,我都深感自己的付出與努力是值得的。 在履職過程中,我也深刻體會到提案辦理單位的認真負責。他們提前與我溝通,及時回復,還了解問題是否真正得到回復。這種嚴謹的工作態度讓我更加堅定了持續發力的決心。對于未能一次性解決的問題,我會進一步調研與思考,不斷深化提案的內涵與價值。例如,針對“無陪護”病房的新問題新情況,我每年都會撰寫新的提案,它們雖然主題相同,但反映的問題與角度卻不斷更新和完善,力求建言建在點子上、議政議到關鍵處。 回顧這幾年的履職經歷,我見證著委員建言推動民生改善的實際成效,深感作為一名政協委員的價值所在。未來,我將繼續珍惜政協這個大平臺,珍惜參政議政的機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決心投入到履職工作中來,主動思考、深入調研、積極建言,不負重托、不辱使命。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傾聽群眾呼聲、用情反映群眾訴求、用力推動問題解決,就一定能夠搭建起政府與群眾之間的堅實橋梁,為增進民生福祉、推動社會進步貢獻力量! (李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