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成蔭、碧草如茵、翠蔓披拂,一幅“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城市畫卷正在莆田徐徐鋪展。 “綠樹是一座城市鮮明的底色,要優化樹種配置,打造‘四季有花,四季常綠’五彩斑斕的景致”……3月21日,依托“莆事好商量”基層協商平臺,結合委員提案《關于進一步優化莆田市區綠化樹種選擇和配置的建議》,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基層群眾代表及相關部門、園林管護企業負責人,開展“優化市區綠化樹種選擇與配置”委員點題協商,在對市區幾條主干道綠化情況進行調研之后,召開點題協商會。市政協副主席林惠中參加。
協商會上,委員們建議——
要構建適應當地氣候、抗病蟲害的樹種庫,優先選擇生態效益高、抗風耐鹽的鄉土特色樹種;注重景觀與文化結合,平衡樹種選擇與城市文化、精神及歷史記憶的關系,打造四季有花有景有文化的效果;加強修剪、施肥和病蟲害防治,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定期維護。 要發揮市樹荔枝樹的文化價值,在木蘭溪沿岸、古街巷等區域優先推廣種植,同步加強古荔枝樹保護,延續“煙火萬家,荔枝十里”的歷史文脈,形成“綠蔭連片、果香滿城”的特色景觀;要凸顯市花月季的景觀效益,打造立體化花墻、花廊和街角花園,提升城市色彩飽和度。 …… 市住建局、林業局、生態環境局、城市管理局、自然資源局、園林集團等部門及管護企業負責人就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建議作出回應。
“一棵樹,承載著市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片綠,彰顯著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林惠中強調—— 要堅持科學規劃,統籌綠化樹種的“生態賬”與“民生賬”;突出因地制宜,兼顧綠化樹種的生態功能與文化價值;強化協同聯動,推動綠化工作共建共享與提質增效。 他希望—— 讓這次點題協商成果轉化為務實舉措,推動我市綠化工作從“綠起來”向“美起來”“活起來”躍升,共同繪就“綠滿城鄉、宜居莆田”的生態畫卷,為加快實現“和美莆田、共同富裕”新愿景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時報記者 鄭育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