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第八屆莆田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2025年1月6日在政協第八屆莆田市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 沈萌芽
各位委員: 現在,我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莆田市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2024年工作回顧
2024年,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共莆田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市委八屆八次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委、市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政協“強五力、優服務、提質效、走前列”工作要求,緊扣莆田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建設總體目標和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深化拓展省委“三爭”行動和市委“五抓五比五看”活動,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精誠團結、篤行不怠,努力交出了一份生動而又鮮活的履職答卷。 過去的一年,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讓我們倍感振奮。我們感悟光輝歷程,奮進光榮征程,堅定政治信念,牢記政治責任,著力把人民政協制度堅持好、把人民政協事業發展好。 過去的一年,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讓我們倍增自信。我們主動融入全局,積極擔當作為,創新履職實踐,服務中心大局,著力為奮勇爭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莆田實踐助力賦能。 過去的一年,中共中央、全國政協隆重舉行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省委、市委相繼召開政協工作會議,讓我們倍受鼓舞。我們錨定新目標,不負新使命,堅定履職定位,把準履職方位,找準履職站位,著力增強政協工作的時代性和人民性。 過去的一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出臺一周年,讓我們倍添動力。我們高舉團結民主旗幟,堅持廣泛凝心聚力,聚焦媽祖文化弘揚,助推仙游臺灣農民創業園發展,著力匯聚兩岸融合發展的強大力量。 過去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福建考察,也是親自擘畫推動木蘭溪治理25周年,讓我們倍加感恩。我們牢記殷殷囑托,感悟實踐偉力,以政協之能,助莆田之為,著力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 過去的一年,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讓我們倍受警醒。我們淬煉政治品格、涵養為民情懷,破解“兩個薄弱”,提升工作質效,著力建設模范機關,打造過硬隊伍。 回望一年來的履職,鐫刻著點點滴滴的印記,留下了深深淺淺的足跡: ——把準政治方向,不忘初心、不負使命的步伐始終堅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事業要沿著正確方向發展,就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我們把“喜迎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作為貫穿全年工作主線,堅持黨的領導這一根本政治原則,確保政協事業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行。 黨的全面領導落地落實。市委高度重視對政協工作的領導,關心支持政協履職。召開市委政協工作會議,市委常委會專項研究政協工作6次,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圍繞政協理論開展專題學習研討。一年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參加政協活動12次,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參加政協活動62次。市政協黨組切實擔負起黨對政協工作領導的政治責任,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嚴格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全年向市委請示報告重大事項、重點工作13次,召開黨組會議15次。認真落實市政協黨組成員聯系界別黨員委員、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的“雙聯”工作機制,推進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全覆蓋、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全覆蓋。 思想政治引領走深走實。加強理論武裝,提高政治能力。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市政協常委會、黨組會議、主席會議和專題調研協商會召開時,首先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年舉辦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15次、黨組會議和主席會議專題學習22次。在上海浦東區委黨校舉辦全市政協系統學習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輔導班。主動溝通促成將政協專題培訓列入市委黨校主體班次,舉辦鄉鎮(街道)政協工作聯絡組組長專題培訓班,在全省政協系統率先,也是我市政協成立以來首次。加強思想引領,筑牢思想根基。發揮“委員履職活動驛站”平臺作用,黨組成員帶隊深入基層開展學習研討、宣講活動56場次,赴木蘭溪治理展示館等地現場學習,接受紅色教育,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奮進力量。 ——深耕協商主責,胸懷全局、服務大局的步履更加堅實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要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深入推進協商議政。” 我們緊緊圍繞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這個中心,著眼全局、躬身入局、服務大局,深耕政治協商、建言資政主責主業,發出政協“好聲音”、貢獻政協“金點子”,努力將政協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履職效能。 緊扣大事要事協商議政。2024年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推動木蘭溪治理25周年,我們懷著感恩之心,帶著忠誠履職之責,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重要理念,召開“踐行木蘭溪治理重要理念,提升荔林水鄉特色水上巴士項目”議政性常委會專題協商,舉辦“我心中的木蘭溪”委員履職活動日,開展“清清蘭溪、悠悠我心”開門辦提案,推行“委員河長”工作機制,編輯出版《放歌木蘭溪》詩歌集,相關做法在《人民政協報》《政協天地》等央媒、省媒報道,得到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光謙批示肯定。2024年是《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出臺一周年,我們抓住媽祖信俗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和仙游臺灣農民創業園獲批成為國家級臺創園15周年時節契機,深入開展“讓政協走進臺胞、讓臺胞走進政協”專項活動。召開“發揮媽祖文化優勢,促進莆臺融合發展”議政性常委會專題協商,成功舉辦第三屆“媽祖杯”民間茶王賽,邀請臺胞共同開展“深耕臺創園,深厚莆臺情”“中秋敬媽祖,兩岸一家親”聯誼活動等,以政協特有的方式助力兩岸融合發展。 緊扣全局大局建言資政。我們圍繞產業發展、城鄉建設、基層治理、民生保障、港口崛起“五篇文章”,深入協商議政。聚焦產業發展,開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綠色制造強市”專題協商;聚焦城鄉建設,開展“堅持綠色生態理念,推動四大名果產業可持續發展”專題協商;聚焦基層治理,開展“莆田市專門學校建設”專題協商;聚焦民生保障,開展“完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專題協商;聚焦港口崛起,開展“推動環興化灣區融合發展、打造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先行區”專題協商等。全年召開議政性常委會2場、專題協商會7場,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建議案》9份、獲全國政協領導批示1次、省委領導批示2次、省政協領導批示3次、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45次。 緊扣中心重心助力助推。認真落實市委“俯下身子抓產業、一心一意謀發展”工作部署,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分別擔任食品產業鏈鏈長和其他產業鏈副鏈長,積極參與全市13條產業鏈工作。食品產業鏈持續放大“中國食品產業名城”品牌效應,滾動謀劃45個項目,海雄工貿、新膳食品等8個項目已投產;林卓食品、賞味央廚(二期)等6個項目已開工;涵江區、秀嶼區、城廂區入選賽迪2024預制菜產業基地百強。成功舉辦2024莆田·百威國際啤酒嘉年華、首屆莆陽迎春年貨促銷等活動;打造“莆田紅烏龍”區域品牌茶。圍繞重點項目建設、鄉村振興戰略、信訪積案化解等重點難點任務,市政協班子成員帶頭深入基層,整合資源推進工作,積極展現政協作為。 ——踐履為民宗旨,傾聽民聲、為民發聲的步子更加有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要把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進民生改善作為重要著力點。” 我們始終牢記并踐行“人民政協為人民”理念,把關注民生、體察民情、紓解民困貫穿政協履職全過程、各方面,充分發揮視察調研、專題協商、民主監督、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職矩陣作用,廣建利民之言、勤謀惠民良策。 調研視察匯集民意。我們用好用活調研視察這一政協工作傳家寶,扎實做好“調查”“研究”“轉化”三篇文章,做到協商監督有依據、參政議政有素材、發表意見有底氣、建言獻策有質量。全年開展“積極建設立體停車場,改善停車難的問題”等專題調研視察22場次,市《改革與調研》刊載市政協報送的調研報告3篇,獲市重點課題特別獎1篇、二等獎2篇。積極發揮全市30個“委員履職活動驛站”前哨作用,全年收集社情民意信息923條,被全國政協采用13條,省政協采用173條,形成《專報件》《轉送件》14期。 民主監督關注民生。圍繞教育、醫療、文體、養老、城建、交通等民生領域,聚焦“推動護工行業健康發展”“推動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改造”等民生改善,深入調研、協商、監督。探索市政協民主監督與市紀委監委工作監督相互貫通機制,36名政協委員擔任各類民主監督員。主動融入市委“黨建引領、夯基惠民”和“全市一張圖、全域數字化”工程,持續開展“莆事好商量,匯聚正能量”協商議事工作實踐,全市66個基層協商點不斷釋放工作效能,各級政協委員下沉協商點,開展基層微協商86場,解決小區排水、空中飛線、校門口交通安全等群眾身邊問題130多個。 提案辦理溫暖民心。落實提案“全生命周期”管理,從審查立案、重點提案確定、辦理流程、成果公示等環節,全程實現開門征集、開門督辦、開門展播。全年共立案提案228件。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領銜15件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持續在市電視臺開設“開門辦提案”欄目,圍繞少年兒童身心健康、醫療衛生隊伍建設等主題,制作“枝葉關情、校園青青”“醫者仁心、‘醫’路芬芳”等6期“開門辦提案”專題片,展現政協委員情系民生、情暖民心的情懷,展現承辦單位立足本職、主動作為的擔當,把一件件提案從“紙上”落到實處,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高舉團結大旗,同心同德、同舟共濟的步調更加整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要完善發揮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政治作用的工作機制,多做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 我們堅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中心環節,充分發揮開放包容、聯系廣泛的獨特優勢,畫好同心圓,匯聚正能量,共同為莆田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建設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以情動人廣聚合力。落實市政協黨組成員聯系民主黨派、聯系界別制度,支持和保障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參與政協履職活動,一年來,共收到他們的提案73篇,占總數的30%以上,收到社情民意信息509條、大會發言9篇、調研報告18篇,占總數的60%以上。加強同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溝通聯絡,及時反映意見訴求。市政協領導班子成員落實“企業家接待日”制度,開展現場接待9場次,聯絡異地莆田商會,走訪在外企業家148人次,掛鉤重點項目、重點企業81家,協調解決問題135個。加強宗教團體、民族鄉村的走訪聯系,促進民族團結與宗教和睦。在北京、上海設立“駐外委員履職活動驛站”的基礎上,2024年在深圳設立“大灣區委員履職活動驛站”,進一步密切與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僑團的溝通聯系,提升團結共事向心力。 以行帶人匯聚力量。把加強政協上下聯動作為增強整體履職合力的具體舉措。一年來,接待全國政協來莆考察、視察等活動6次,省政協來莆考察、視察等活動15次;省、市政協聯合開展“三中全會”精神宣講、“共建生態美·同享生態福”守護木蘭溪等活動6場次;主動“請進來、走出去”,與各地政協加強聯絡聯誼93批次;注重加強對縣(區)政協的聯系指導,在調研協商、提案辦理、反映社情民意、委員培訓等方面協同配合,加強履職方式、平臺載體、工作力量統籌整合,聯合開展活動12場次;先后到市特殊教育學校、市專門學校、莆田SOS兒童村等,與市教育局等15個部門聯合開展調研幫扶、資助捐贈、攜手共建等活動,實現資源共享、工作共推。 以文化人凝聚共識。堅持以文聚人心、以史增共識,編纂出版《鄭樵研究文叢》(全四輯);編輯出版《蔡襄茶錄》譯注新書,被列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叢書;圍繞慶祝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編輯出版《大道同行》詩集和《大道合行》書畫作品集;持續做好《呼應·提案故事》等書籍匯編工作;發揮好政協書畫院職能作用,舉辦專題書畫展覽等活動;以媽祖文化、莆仙戲為重點,助力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注重建好用活“報、刊、網、微”全媒體宣傳平臺,一年來,省級以上媒體報道我市政協工作186篇,在省政協“八閩好聲音”每月榜單中名列前茅。特別是《人民政協報》專題刊發《木蘭溪:從水患之河到清波安瀾》,深度報道我市政協組織牢記囑托、聚焦木蘭溪綜合治理履職盡責的生動實踐,收到良好反響。 ——續寫委員作業,尊重委員、依靠委員的步點更加鏗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一支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的政協委員隊伍,是人民政協高質量履職的重要保障。” 我們堅持守正創新,搭建平臺,加強委員履職能力建設,強化履職服務保障,發揮委員主體作用,激發委員履職活力,匯聚同心履職的奮進力量。 政治引領強素質。堅持常態化開展思想政治和業務能力培訓,舉辦委員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讀書班等5期,開展“在政協聽名家講座”10場,受訓委員900多人次。堅持制度化落實“知情明政”,召開“黨風廉政”“生態環保”“民營經濟”等3場知情明政通報會,讓委員及時掌握動態、了解情況。圍繞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組織委員談感受、話體會95人次,強化思想政治引領。 關心關懷優服務。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約束與激勵并重,全面落實《政協莆田市委員會關于關心服務政協委員的若干措施》,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界別工作的實施辦法》《界別小組考核評價辦法》,在全省政協系統率先設置環境資源界別,實現市、縣(區)政協全覆蓋。開設“委員風采”專欄宣傳政協委員履職實踐,通報表揚年度好提案,在“五四”青年節、“醫師節”“教師節”等節日節點,開展走訪慰問、履職風采展示等活動,增強委員的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 創設平臺展風采。堅持常態化開展“委員履職活動日”,做到一月一主題,一月一特色,持續在莆田電視臺開辟專欄,圍繞踐行木蘭溪治理理念、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等主題,舉辦8期“政協委員話莆陽”委員履職活動,45位各級政協委員參與,20個部門協商回應,1000多人次政協委員線上線下互動。開展慶祝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十個一”系列活動,引領委員強履職、展風采,充分發揮委員在本職工作中的帶頭作用、政協工作中的主體作用、界別群眾中的代表作用,市政協委員參加重點調研協商活動1300多人次,廣大政協委員把一份份有溫度、有深度的“委員作業”寫在莆陽大地上。市政協常委施清芳所提提案獲省委領導簽批,市政協常委林金贊被民革中央評為第三屆“民革榜樣人物”,市政協委員黃艷艷入選“中國好人榜”,市政協委員吳政鋒獲評“福建省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等,先后有35名政協委員獲得省級以上表彰。 ——創建“三個之家”,模范機關、過硬隊伍的步態更加穩健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政協要發揚優良傳統,牢記政治責任,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制度建設,加強自身建設。” 我們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持續完善工作機制,不斷提升履職水平,著力把人民政協打造成為“委員之家、民主之家、團結之家”。 爭優的氛圍越來越濃。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清單,上好紀律黨課,開展警示教育,組織“學黨紀受教育、振精神建新功”現場教育活動,推動黨紀學習教育上下貫通、整體聯動、合力推進。健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帶頭學、常委會會議專題學、在政協聽名家講座重點學、專委會界別交流學、委員培訓集中學、網絡平臺線上學”的學習體系,以“書香政協·yue讀匯”為載體,舉行“感知海洋文化·助力向海而興”等讀書分享會18場;與莆田市中級人民法院聯合舉辦“弘揚憲法精神,忠誠履職擔當”憲法日活動,與莆田國家電網聯合開展“書香共讀”活動,以“書香政協”助推“書香社會”建設,市政協機關獲評省“書香機關”稱號。 爭先的動能越來越足。堅持“一月一主題”“一月一重點”打出履職組合拳。5月份圍繞“助推仙游臺創園高質量發展”、6月份圍繞“未成年人健康成長”、7月份圍繞“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等主題,分別開展一次調研、舉辦一場協商、提交一份建議案、辦好一期開門辦提案、舉行一次委員履職活動日等“五個一”活動。每周召開工作碰頭會推進度、每月召開主席會曬業績、每季召開常委會抓部署、每年召開全市政協工作思路研討會謀重點,進一步健全任務分工、督辦落實、跟蹤問效等全鏈條工作機制,工作落實緊湊有力、張弛有度、形成閉環。 爭效的態勢越來越好。持續加強政協系統黨的建設,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格落實黨的建設、意識形態工作、黨風廉政建設三個責任制,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常態化開展主題黨日、機關黨員集體過政治生日等活動。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機關作風建設的實施意見》,規范辦文、辦會、辦事工作流程,深化“模范機關”創建活動。成立青工委、婦工委,激發工作活力。市政協機關黨委被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 各位委員,過去一年,八屆市政協堅持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收獲了又一年的履職成果。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得益于中共莆田市委的正確領導和省政協的關心指導,得益于市人大常委會、市人民政府和市直各部門各單位的大力支持,得益于老領導老同志的熱忱關心以及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凝結著全市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共同奮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政協常委會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望一年的履職實踐,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與市委的期待和全市人民的期望相比,工作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不足之處:在協商成果跟蹤督效、轉化為實際效果方面還需進一步提高;政協系統協同履職的整體效能還需進一步提升;委員與界別群眾的聯系機制還需進一步拓展等等,這些問題必須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
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全面實施“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市委八屆八次全會精神,深刻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省委、市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在中共莆田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更好凝聚共識,緊跟市委步伐,緊扣中心工作,聚焦“國之大者”,緊扣“市之要事”,情系“民之關切”,傾政協之力,展政協之能,盡政協之責,不斷開創新時代政協工作的新局面。 一要堅持忠誠履職,把穩履職方向。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始終在市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嚴格執行重大事項向市委請示報告制度,切實擔負起把黨的決策部署落實下去、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確保市委決策部署在政協系統得到不折不扣貫徹執行。鞏固拓展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深化拓展“三爭”行動,堅持把理論武裝擺在突出位置,健全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為引領的學習制度體系,深入推進“書香政協”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求同存異、聚同化異,推動各黨派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進一步實現政治上團結合作、思想上共同進步、行動上步調一致。 二要堅持有效履職,服務中心大局。緊扣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和市委八屆八次全會作出的“六個聚焦”工作要求,以高質量調查研究匯聚眾智、以高質效協商議政增添動能、以高效能民主監督助推落實。聚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在助力打造綠色高質量發展新高地中瞄準履職靶心;聚焦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在助力打造改革開放新引擎中找準履職坐標;聚焦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在助力打造融合發展新家園中展現履職風采;聚焦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鄉融合發展,在助力打造共同富裕新標桿中踐行履職初心;聚焦提升文化影響力、展示新形象,在助力打造歷史文化名城新名片中凝聚履職合力;聚焦融入生態強省戰略,在助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新典范中選準履職方位。 三要堅持為民履職,助力民生福祉。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涵養“人民政協為人民”情懷,自覺把民之關切作為行之所向。緊盯城鄉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等重點難點問題,緊盯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機制,用好“莆事好商量”“委員履職活動驛站”等平臺載體,發揮社情民意信息作用,讓順民意的事更有厚度、惠民生的事更有力度、暖民心的事更有溫度。 四要堅持同心履職,匯聚發展合力。搭好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發揮作用的平臺,拓寬對外聯誼交友的渠道。加強對民族宗教界人士、非公經濟人士、新社會階層人士的政治引領。深化“讓政協走進臺胞、讓臺胞走進政協”品牌,辦好“媽祖杯”民間茶王賽等活動,密切同港澳臺僑委員、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等的團結聯系。堅持以文聚力、以文化人,講好莆田故事,加強宣傳引導,不斷提升共識度、拓展團結面,擴大合作共事的“同心圓”、團結聯誼的“朋友圈”。 五要堅持高效履職,激發履職動能。堅持委員管理與服務并重,不斷傳導履職壓力、激發履職動力。鞏固提升已經形成具有鮮明莆田政協特色的履職載體,暢通委員履職渠道;常態化全覆蓋開展委員學習培訓,健全知情明政制度,提升履職能力,強化政治責任,引導委員自覺投身凝心聚力、決策咨詢、協商民主、社會治理第一線的具體實踐。全面推進“模范機關”建設,強政治筑根基、強素質精業務、強作風優服務,進一步激發干事創業、擔當盡責的履職熱情。加強對縣(區)政協工作的聯系指導,堅持重要部署一起落實、重要履職一起開展、重要品牌一起打造,形成“有事共商、履職共推、經驗共享、品牌共育”的良好氛圍。 各位委員、同志們,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給時間以刻度,是為了更好地出發。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在中共莆田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守初心、擔使命、攜起手、同奮進,正道同心、大道同行,滿懷信心、勇毅前行,為奮勇爭先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莆田實踐團結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