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溪 蔡昊/攝
發源于福建戴云山脈的木蘭溪是福建省“五江一溪”之一。雖名為“溪”,卻是莆田第一大河,流經莆田的18個鄉鎮,干流總長105公里,流域面積1732平方公里,灌溉著百萬畝良田。 絕大多數的時間里,木蘭溪清水長流,微波不興。然而,當臺風刮來時,因暴雨連綿,木蘭溪極易發生水患,可謂“十年一大災,年年有小災”。 1999年10月,強臺風導致木蘭溪再次洪水泛濫。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的習近平在視察災情后,提出“是考慮徹底根治木蘭溪水患的時候了!”從此,在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重要理念的指引下,莆田歷屆市委、市政府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逐步將原本桀驁不馴的木蘭溪治理成一條安瀾之河、生態之河、發展之河……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啟動木蘭溪治理工程25周年。福建省政協委員、莆田市政協主席沈萌芽既是木蘭溪綜合治理的見證者,更是推動者、參與者。“20多年來,木蘭溪治理從水上到陸上、從下游到上游、從干流到支流到全流域,從單一的防洪工程到系統性治理的綜合工程,逐步實現從水安全到水生態、水經濟的梯次推進。而我們各級政協,也始終圍繞木蘭溪綜合治理的各項工作參與其中,看著我們的母親河越來越好,深感自豪與欣慰。”
從“談溪色變”到“人水和諧”
“過去,每當臺風暴雨季節,莆田木蘭溪沿岸的老百姓都擔驚受怕。”沈萌芽介紹說,造成木蘭溪水害嚴重的主要原因有四個:一是上下游天然落差達784米,洪水來時水壓高、流速快、流量大,一泄如注,讓下游群眾猝不及防。二是木蘭溪下游河道彎多彎急,直線距離8.7公里的河段繞了22個彎,總長達到16公里,嚴重影響排洪泄洪。三是木蘭溪“獨流入海”,且入海處像“碗底”般低洼,每逢臺風暴雨,下游海水倒灌而上與上游洪水匯合,破壞力驚人。四是當時整條河流的設防等級很低,基本上都是土壩、自然坡,河床淤高、堤身脆弱,莆田是當時“福建省內唯一一個洪水不設防的設區市”。 面對頻繁的“水害”,當地一直想采取措施。但由于技術難題、征遷以及資金困難等諸多原因,相關治理工程懸而未決。 “以上種種情況和困難,自1999年起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機。”沈萌芽告訴記者,當年,習近平同志開始親自擘畫和推動木蘭溪治理。從深入調查研究,到堅持科學決策;從破解技術難題,到多方籌集資金,1999年1月至2001年6月的兩年半時間里,習近平同志多次親臨現場、組織專題研究、作出指示批示,直接關心關懷木蘭溪防洪工程10余次。 在推進木蘭溪治理中,習近平同志強調一定要“科學治水”。 沈萌芽舉例說,木蘭溪下游河道采用了“裁彎取直”的治理方法。但裁直而來的舊河道作何用途,是填是留?一頭是經濟,一頭是生態,又該如何取舍? 在充分調研、反復論證下,為了讓“裁彎取直”對自然生態的影響減到最小,國內權威水利專家為木蘭溪治理設計了全國首個物理模型,并在木蘭溪張鎮段進行試驗后才全面動工;項目按照“改道不改水”的策略,將原始河道水面最大限度保留,盡可能減少對原有水生態系統的影響。 沈萌芽還記得,1999年12月27日,習近平同志將當年全省冬春修水利建設的義務勞動現場安排在木蘭溪,并與當地干部群眾、駐軍官兵6000多人一道參加了義務勞動。習近平同志在現場說:“今天是木蘭溪下游防洪工程開工的一天,我們來這里參加勞動,目的是推動整個冬春修水利掀起一個高潮,支持木蘭溪改造工程的建設,使木蘭溪今后變害為利、造福人民。” 如今的木蘭溪岸上荔林蔥郁,水面白鷺飛翔。河道中還開通運行了“水上巴士”。泛舟于此,可以慢悠悠穿過一座座造型各異的石拱橋,盡覽荔波飛舞的十里翠屏,看白鷺從紅磚古厝旁掠過,沉浸于一場綠色生態游中。 “這可是我們莆田新的打卡地。”沈萌芽說,通過系統推進綠心水系生態環境治理、河道疏浚整治、碼頭建設、橋梁改造、歷史文化鄉村保護建設等工程,木蘭溪已讓“綠色紅利”轉化“民生福利”。
為木蘭溪治理獻計出力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關注民生助力發展始終是政協履職的中心。”談起政協組織在木蘭溪治理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沈萌芽如數家珍。 早在1984年,莆田市建市初年市政協第一次會議上,林恩祖、林兆坤等多位委員就提交《木蘭溪水污染嚴重,仙游城空氣灰煙很多,請責成有關部門盡速安裝凈化設備的提案》。隨后每年兩會期間,都有政協委員提交治理和保護木蘭陂水利工程,解決木蘭溪下游海堤防汛,對木蘭溪進行綜合治理、盡快實施截彎取直工程等方面的提案。 據統計,從1984年到2024年的40年間,莆田的省市縣區三級政協委員共提交64件關于木蘭溪治理的提案。委員們從多角度、多層面,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許多被市委、市政府吸收采納,轉化為實踐舉措。 “助推生態文明,政協組織責無旁貸。”沈萌芽說,除了發揮委員們的主體作用,莆田市政協先后兩次以全會的名義向全體政協委員發出“保護母親河——木蘭溪”的活動倡議,連續多年開展“打造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景觀工程”“進一步把木蘭溪保護好”等課題的專題協商,向市委、市政府呈報《關于統籌系統推進木蘭溪治理》的建議案,得到市委書記、市長的肯定,被有關部門充分吸納轉化為打造生態文明的木蘭溪樣板的具體舉措。 近年來更是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圍繞《莆田市木蘭溪流域保護條例》《莆田市踐行木蘭溪治理理念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的行動方案》等,通過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大會發言等,為木蘭溪綜合治理建言資政,凝聚共識。 同時,莆田市政協發揮政協委員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依托“委員履職活動日”“委員履職活動驛站”等平臺載體,展現政協作為。 莆田市政協還組織文藝界政協委員開展《墨韻木蘭溪》《放歌木蘭溪》書畫、詩歌的采風和作品征編工作,著力推進木蘭溪治理從單純的河流治理向打造生態文明的木蘭溪樣本轉變。 數據顯示:近五年來,莆田市政協圍繞木蘭溪治理、生態文明建設相關議題共舉辦議政性常委會會議4場、重點專題協商5場、對口協商和界別協商6場,開展重點提案督辦16件、重要調研視察12次,形成調研視察報告8份。多份調研成果在相關刊物上刊發,得到各級領導的批示肯定。
“委員河長”助力木蘭溪保護
5月5日,莆田市政協委員吳政鋒帶領團隊來到木蘭溪華亭段,一路上,大家不怕臟、不怕累,對沿途河道垃圾進行收集清理;觀察河道安全,發現問題后,即時拍照上傳到“河長巡河”App上。 這是莆田市政協委員履行“委員河長”職責的一幕。2022年,莆田市政協下發《莆田市“委員河長”工作方案(試行)》,在全市范圍內邀請政協委員擔任“委員河長”,承擔參與巡河、視察調研、建言獻策、監督評價、宣傳引導等職責。同時,開發了“委員河長”巡河App,幫助“委員河長”發現情況時直接上傳,轉交相關職能部門辦理,并督促問題整改。 機制建立以來,全市77條市縣級河湖,分別由一名委員擔任“委員河長”,涵蓋整條木蘭溪的干流、支流。委員們定期不定期開展巡河活動,參與民主監督,并與市河長辦和團市委聯合發文,常態化組織志愿者開展巡河護河系列活動。 如今的木蘭溪,已經從洪水、水污染治理轉變為一體推進流域水安全、水生態、水文化,吹響了打造“千古木蘭溪、百里江山圖、十里風光帶”的全新號角。 沈萌芽表示,站在新的起點,莆田市政協繼續發揮政協組織的職能作用,鞏固提升木蘭溪全流域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讓“生態文明的木蘭溪樣本”形成更多可感知、可借鑒、可互聯的典型經驗示范。
摘自2024年08月30日《人民政協報》記者 王碩 通訊員 唐群英 (有刪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