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育俊/攝
時間記錄前行的足跡,歲月鐫刻奮斗的榮光。 近年來,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殷殷囑托,在市政協黨組和主席會議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市委“三爭”行動部署和各項工作任務,認真履職盡責,積極發揮專委會的特色和優勢,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助推我市綠色高質量發展。
堅持黨的領導 把準履職方向
學習是政協的基因,重視學習是政協委員的傳統。 市政協人資環委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推動黨史學習教育長效化,扎實開展主題教育、黨紀學習教育,深化拓展“三爭”行動,深學細悟篤行黨的創新理論,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履職盡責的過硬本領。通過“市政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帶頭學、常委會會議專題學、在政協聽名家講座重點學、專委會界別交流學、委員培訓集中學、網絡平臺線上學”具有政協特色的學習體系,引導黨員干部和界別委員筑牢思想根基,激發奮進功力。 專委會積極響應全國政協、省政協倡導的“讀書活動”,創辦“書香政協·Yue讀匯”,引領政協委員全員參與閱讀;舉辦“在政協聽名家講座”,邀請專家教授為委員作專題輔導;充分發揮“政協委員履職活動驛站”凝聚共識、學習交流等作用,定期舉辦學習研討、座談交流,開展委員走訪、談心談話等活動,把驛站打造成學習的園地、協商的陣地、收集社情民意信息的窗口。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木蘭溪治理25周年。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精神,今年的“委員履職活動日”以“感悟光輝歷程、奮進光榮征程——喜迎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為主線,發揚優良傳統,牢記政治責任,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團結帶領廣大政協委員以政協之力為莆田爭光,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由專委會牽頭籌辦今年首期《政協委員話莆陽——我心中的木蘭溪》,聚焦莆田母親河木蘭溪25周年綜合治理,以興化兒女25年來牢記囑托為背景,通過“職責中的木蘭溪”“鏡頭中的木蘭溪”“畫筆中的木蘭溪”“歌聲中的木蘭溪”,四位政協委員結合自身履職經歷,傾情講述他們心目中的木蘭溪,為委員履職提供舞臺。
提高建言質量 增強協商成效
商以求同,協以成事。 2023年8月,市政協圍繞“整合優勢資源,全方位推進木蘭溪全流域建設”進行協商議政。市領導到會指導,聽取委員建言、專家支招。會后,市政協人資環委充分汲取各方意見建議,完善形成專題建議案報送市委市政府,得到市委書記、市長的批示肯定。 2024年8月,市政協召開“踐行木蘭溪治理重要理念,提升荔林水鄉特色的水上巴士項目”專題協商會議。市委書記付朝陽在實地調研中指出:“水上巴士項目事關民生福祉,群眾是最大的受益者。要用好這把金鑰匙,激活綠心價值,串聯壺公山、鳳凰山、木蘭溪等,彰顯山水格局、詩畫氣質,讓老百姓沉浸式體驗生態之美,加快打造全國旅游目的地。”水上巴士穿梭在荔林水鄉和周圍的歷史文化村落中,串聯莆田的“壺山蘭水”和“濱海鄒魯、文獻名邦”的歷史底蘊。城市的水系與兩岸的環境是城市脈與形,“水上巴士”將兩者進行了有機結合,提升了“荔林水鄉”整體內涵,實現生態、形態、文態、業態深度融合,是我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重要理念的生動實踐,也是加快建設莆田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的具體舉措。
聚焦生態文明 積極建言資政
一切工作向中心聚焦、為大局聚力。 2023年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市政協召開“委員河長”工作推進會,為首批66名“委員河長”頒發聘書,明確“委員河長”工作職責,并為新聘“委員河長”進行業務培訓,組織“委員河長”前往木蘭溪巡河。 近年來,市政協堅持把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要主題,從細節入手,下“繡花功夫”,先后兩次開展以木蘭溪綜合治理為主題的“委員履職活動日”活動,并組織《墨韻木蘭溪》《放歌木蘭溪》書畫、詩歌的采風和編輯活動,把履職答卷寫在了青山綠水間。 “我們將積極履行好‘委員河長’的職責,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彰顯政協委員擔當作為。”接過紅彤彤的聘任證書,“全國民間河湖衛士”、莆田市首批“企業河長”“委員河長”、市政協常委林華忠深感重任在肩。 知情明政是做好政協工作、委員有效履職的重要基礎,是委員建言立論、參政議政的重要前提,是政協機關與黨政部門同心協力、同向而行的生動體現。 2024年,在第53個“世界環境日”、第10個“環境日”到來之際,6月5日,八屆市政協首次舉行知情明政通報會。環境資源界別委員、委員河長以及市政協機關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聽取市生態環境局通報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并分享學習感悟。會議指出,今年是市政協設立環境資源界別的第一年,要提高政治站位,牢記政治責任,服務發展大局,發揮履職效能,搭建知情明政常態化溝通平臺,推動黨政工作與政協工作有效銜接、協商互動,促進委員與部門雙向奔赴、深度融合,形成履職的強大合力,持續推進知情明政成果轉化,助力賦能生態文明建設,為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作出政協貢獻。
深化品牌創建 拓展監督形式
攜初心共奮進,同心守護綠水青山。 2023年以來,專委會堅持組織推動、機制帶動、協作聯動、創新驅動一體推進,讓“委員河長”履職有平臺、有動能、有合力、有實效。 2022年6月,市政協探索建立“委員河長”制,在全市范圍內發動政協委員擔任“委員河長”,讓委員參與巡河工作。全市77條市縣級河湖,分別由一名“委員河長”負責一條河(河段)或一座湖(庫);市縣級河道由市政協委員擔任“委員河長”,鄉級河長由縣(區)政協委員擔任“委員河長”。“委員河長”重點聚焦節水、保障水安全、防治水污染、治理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管控水域岸線等方面,除參與巡河、視察調研外,還發揮政協委員聯系廣泛的作用,積極建言獻策,并對河湖(段)長統籌推進河湖長制工作的情況開展民主監督,結合自身崗位特點,向周邊群眾廣泛宣傳河湖長制工作的部署和推進情況,發動群眾積極參與河湖治理管護。 以市縣聯動的形式,組織“委員河長”開展專項視察調研民主監督活動,發揮政協協商平臺重要作用,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整合凝聚各方資源,凝聚各界合力,勇于創新、敢于擔當,積極探索河湖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擦亮“政在攜手,與你同行”工作品牌,助力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巡河問水實效,把“委員河長”工作與委員履職活動驛站、鄉鎮聯絡組等一線協商載體建設結合起來,帶動更多界別群眾參與。 “莆田委員河長制是發揮委員履職的成功做法,可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值得推廣的經驗。”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光謙來莆調研時充分肯定莆田委員河長制工作做法并作出批示。 最動人的風景,總在奮斗者的征途。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工作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專業性強、涉及面廣、影響深遠。市政協人資環委將自覺把專委會工作放到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謀劃推進,聚焦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用高質量的履職成果助推生態文明建設、提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水平;將繼續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心、“如芒在背”的緊迫感、挺膺擔當的精氣神,勠力同心、聚力同行,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堅持“嚴細深實勤”作風,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擔當作為,為助力莆田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建設貢獻政協力量。(市政協人資環委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