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99国内精品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_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九九

今天是:
當前位置: > 協商議政
高效能培優民營經濟 推動莆田高質量發展(二)
【發布日期:2023-06-16】 【來源:本站】 【閱讀:次】

□時報記者 鄭育俊

 

 

“高效能培優民營經濟”協商議政】之二

 

高效能培優民營經濟  推動莆田高質量發展


 

 

委員聲音

 

省政協委員、雙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文彪:

優化人才與創新生態

 

 

“莆田12個重點產業中,鞋業是首個突破千億的產業,2022年全市制鞋業產值1207.4億元,出口175億元,穩居主要出口商品第一位,占同期莆田市外貿出口總值近半。”省政協委員、雙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文彪在協商會上說,我市目前正在積極探索莆田鞋“1+N”創牌模式,通過做強“莆田鞋”區域品牌,帶動企業聚焦細分賽道自主創牌。今年,市里也在對接廈門建發集團、海爾集團、中國皮革制鞋研究院等專業資源,建設供應鏈平臺、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平臺,進一步賦能產業。

陳文彪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市委市政府領導、產業鏈專班、職能部門、金融機構、社會各界及奮戰在基層的干部們,俯下身子抓產業、一心一意謀發展,用無私奉獻詮釋了眾志成城與使命擔當。同時,市委市政府及各業務部門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持續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和創造力,推動了民營經濟加快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給與民營企業家與民營企業極大的信心與鼓舞。

“今年,雖然受到國際環境影響,明顯感到壓力,但我們堅信這是階段性和暫時的。”陳文彪表示,針對這些挑戰,雙馳企業通過強化聚焦“品牌創新與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對外積極拓展市場、對內持續提升經營管理質量,全力應對當下及潛在的不確定性。

就鞋業發展,陳文彪建議,要進一步優化筑巢引鳳的人才生態,完善多層次人才體系與服務體系建設,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深度賦能。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鼓勵并支持鞋業的高層次人才與專家引進,大力弘揚匠心精神與工匠精神并提高產業工人的社會地位,加大職業教育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的辦學力度和政策支持、依托莆田學院等院校及企業資源加強技術工匠的本地化培養,為產業轉型升級夯實人才基礎。設立產業人才發展基金,促進并實現人才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實現全方位可持續發展。要進一步挖掘產業歷史文化,激發產業從業人員及企業家的文化自信,引導更多企業家專注實業做優企業。要進一步激發創新與創造活力,打造共享創新服務平臺與綠色智造平臺,優化完善產業生態系統,加快推進傳統產業尤其是制造業綠色智造的發展步伐。

道雖遠,行則必至。陳文彪表示,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和企業家代表,將與企業家們合力發揚莆商精神,實干篤行、守正創新,以實際行動為莆田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省政協委員、北京金融專家成員、中運科技聯席董事長陳偉:

金融助企紓困出實招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擔保圈和資金鏈風險頻發的經濟形勢下,大量中小企業面臨生產經營困難,融資難、融資貴、擔保難等問題凸顯,對此應進一步發揮金融助企紓困作用。”省政協委員、省僑界青年聯合會監事長、北京金融專家成員、中運科技聯席董事長陳偉特地從北京趕回莆田參會,從金融方面建言獻策。

陳偉說,金融要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就需要提升金融機構對于風險的容忍度,更大程度地允許金融機構與實體經濟分享超額收益。低風險低收益、高風險高收益,這是金融的基本原則之—。金融機構出于對風險的考慮,往往以低利率將資金投放給低風險的政府和大型企業,不大愿意冒風險將資金投放給處于成長階段的中小企業。

“中國經濟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金融要想真正服務實體經濟,應大幅提高直接融資比例。‘國進民進’是我國的未來趨勢,混和所有制經濟是未來的大方向。只要是中國企業,可不用過分區分國企和民企。”陳偉認為,不要擔心很多中小企業在創新過程中有失敗,要允許這種失敗,發展新經濟就是在摸索中前進,這關系中國未來,必須大力發展和支持。

在今年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陳偉提出《關于加快推動福建專精特新企業上市北京證券交易所的建議》提案,福建證監管局、省國資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承辦單位快速作出答復,表示要推動省屬企業赴北交所上市,支持省屬企業作為戰略投資者投資擬赴北交所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支持省屬企業投資北交所“專精特新”企業等。

結合我市中小企業發展現狀,陳偉建議,要以莆田市轄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為基礎,梳理20~30家優質企業納入北交所重點后備企業庫,并以走訪調研、座談交流、宣傳培訓、輔導監管等形式,予以重點培育。關注并借鑒省證監局、財政廳、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出臺的《加快推進企業上市行動方案》,加強莆田市健全政策激勵體系。積極對接莆田市已上市和擬赴北交所上市的“專精特新”企業作為省屬企業戰略投資者投資對象。

 

市政協常委、莆田市永豐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華忠:

扶育龍頭促轉型升級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市政協常委、莆田市永豐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林華忠認為,此次協商會議,既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扎實舉措,同時也是莆田廣大民營企業家堅定信心再出發的一次動員會。作為經濟界的委員,將心無旁騖把企業發展好,為莆田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作出應有貢獻。

林華忠建議,要轉型升級、扶育龍頭。民營經濟已成為莆田發展重要的戰略力量。在發展的同時,也存在產業結構相對不合理、科技含量相對不足等問題。為此,市委、市政府圍繞壯大產業集群,部署建設12條重點產業鏈。有了高位的推動,相信12條產業鏈一定能“群龍舞動”。群龍要舞動,關鍵是龍頭企業,要加大政府引導力度,將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高度結合起來,按照梯度扶持、重點培育的原則,對大、中、小企業開展分類指導,突出培育產業龍頭,實施重點企業培強工程,努力構建合理有序的民營企業成長梯隊。

林華忠認為,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最持久的動力。長期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各級各部門用心用情為企業投資建設發展保駕護航,贏得企業家們紛紛點贊。針對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最新變化,建議要更加精準出臺扶持政策,共性的問題由市、縣區層面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個性的“一事一議、一企一議”列表破解。比如,對金融供給總量相對不足等問題,定期開展政銀企對接,豐富產品供給,降低融資成本,尤其是要提高企業金融獲得率。

長期以來,莆田民營企業家踴躍投身公益事業,支持參與莆田建設,以實際行動彰顯重情重義的情懷。林華忠表示,作為新時代的企業家,將一如既往地賡續優良傳統,弘揚企業家精神,擔當好企業社會責任。他建議,政府建立健全掛鉤企業制度,更好指導企業發展和履行責任,提振企業家信心,讓企業家放手打拼、放膽創新、放情奉獻。

 

黨派建言

 

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民進莆田市委會主委郭國成:

發揮建筑業平臺作用 



 “建筑業和房地產業是住建領域兩個支柱產業。2022年全國建筑業的總產值是31.2萬億,占GDP25.7%,增加值8.3萬億,占GDP6.9%;房地產業增加值占GDP6.1%,兩個支柱合起來其增加值占GDP13%。”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民進莆田市委會主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二級調研員郭國成對建筑業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郭國成介紹了我市建筑業情況。截止20233月,莆田共有建筑業企業1675家,其中施工總承包企業660家,特級企業3家、一級企業43家、二級企業56家,2017年至2022年建筑業總產值占全省約5%

“大型建筑業企業少、行業結構分布不均、惠企政策落地效果不明顯。”郭國成認為,相對于莆田民營企業家在醫療、工藝美術、金銀珠寶、木材等其它領域創業成效,莆田民營企業家那種敢闖敢拼、百折不撓、智慧勤勞、抱團取暖的精神在建筑業領域體現相對不足。

郭國成認為,2018年我市出臺《關于促進建筑業發展壯大實施意見》[莆政綜(2018)98]文件,寫得很全面、有針對性,滿滿的干貨。但現在評估起來,政策的落地效果未達預期,主要體現在企業總部生產基地用地保障、辦公用房財政補助、子女教育、引進外來企業以及在專業拓展等方面效果有待提升。

為此,郭國成建議,要進一步研究發展我市建筑業的政策措施,再次梳理鼓勵政策,在如何鼓勵企業做強做大、提高中標率、提高企業對市場的信心、盯住前沿專業如裝配式建筑、建筑智能化、數字化、如何引進外來企業以及進一步發揮行業協會的平臺作用等等,多聽聽企業家意見,適時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