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鄭育俊 見習記者 陳曉威
開欄語
律漸春回,萬象更新。 莆陽開春,政協開講。 在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全國兩會精神之際,莆田市政協精心策劃,傾力打造的“政協委員話莆陽”履職活動日在莆田電視臺、湄洲日報、莆田僑鄉時報等媒體正式開播、刊發。 2022年,市政協積極探索,將每月21日作為“委員履職活動日”,活動一月一主題,一題一特色,將政治性、多樣性和實效性有機結合,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民生,正確引領政協委員,發出政協好聲音,團結各界人士,匯聚社會正能量,受到了良好反響。 “2023年,市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結合省委、市委部署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圍繞市委市政府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總體目標和‘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緊扣莆田建市四十周年,立足政協職能,引領各級政協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建務實之言,獻科學之策,盡助推之力,講好莆田故事,講好媽祖故里文化名城的瑰麗光芒,講好山水詩畫生態韻城的絢麗風光,講好匠心智造產業新城的富麗輝煌,講好通江達海戰略港城的亮麗景象。”市政協主席沈萌芽表示,我們要在美麗如畫的興化大地展現政協角度、政協氣度、政協溫度,在盛景如斯的莆陽大地呈現政協之聲、政協之慧、政協之光。
木蘭春漲與江通,日日江潮送曉風。木蘭溪治理,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全程推動的一項綜合治理工程;“莆陽開春,開河、開街、開村”工作是市委市政府踐行木蘭溪治理理念的具體行動,也是我市穩妥有序推進綠心水系治理、生態修復和文脈保護,打造媽祖故里文化名城的重要舉措。 第一期“政協委員話莆陽”履職活動日以“木蘭春漲”為主題,聚焦市委“以木蘭溪綜合治理為總抓手”的工作部署,組織省、市、縣區政協委員,通過參與線下主題沙龍、深入木蘭溪沿線等形式,從政治、生態、經濟、文化、民生等角度,建諍言、獻良策,講好木蘭溪的故事,為我市加快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建設貢獻政協智慧和力量。
主題沙龍
市政協常委、人資環委主任劉明輝: 踐行木蘭溪治理理念 助推綠色高質量發展
“人心齊,泰山移。木蘭溪系統治理需要廣泛凝聚共識,只有思想統一、認識提高,才能行動一致、形成合力。”市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主任劉明輝認為,此次主題沙龍是凝聚共識的重要舉措之一。委員們圍繞主題發言,努力做到講得對、講得準、講得好。 劉明輝介紹,去年市政協組織委員沿著木蘭溪兩岸采風寫生,以詩畫的形式展示木蘭溪,并出版了《放歌木蘭溪》和《墨韻木蘭溪》,以藝術作品的影響力和感染力,來謳歌木蘭溪,達到了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同時,《政協莆田市委員會關于踐行木蘭溪治理理念助力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的決議》及實施方案,旨在引導廣大政協委員講好木蘭溪故事,傳播莆田好聲音,樹立莆田好形象。 “各級政協委員是各行各業中的精英,要充分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積極參政議政。在服務木蘭溪系統治理中走前頭,在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中當先鋒,在保障民生改善中作表率,積極展現作為,踴躍建言獻策,切實當好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宣傳者、建設者、推動者。”劉明輝表示,要精準調研協商,圍繞木蘭溪全流域系統治理和助推綠色高質量發展開展協商議政,多謀精準之策、多擔發展之責、多盡落實之力。要開展民主監督,積極引導政協委員,聚焦木蘭溪系統治理和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工作中的難點熱點,深入調查研究,精心撰寫提案和社情民意,提出意見建議。同時,積極推進“委員河長”工作,發揮“委員河長”參與巡河、視察調研、建言獻策、監督評價、宣傳引導的工作職責,助推我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高質量發展。
省、市政協委員,市水務集團總工程師蔡風飛: 堅定信念為黨履好職 擔當作為為民盡好責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大江大河,提出十六字治水思路、‘四水統籌’治水方略和‘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治水目標,形成了國家江河戰略。”省、市政協委員,市水務集團總工程師蔡風飛在沙龍上說,去年省政府印發了《支持莆田市踐行木蘭溪治理理念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的意見》,這是莆田綠色發展的重要契機。 蔡風飛認為,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謀篇布局,縱深推進木蘭溪綜合治理。“莆陽開春,開河、開街、開村”是從河道到岸上再到流域村莊的綜合治理先行先試的具體行動,老百姓有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十里風光帶”是木蘭溪綜合治理生態帶的示范項目,把原來灘地里過度硬化的砌石、亂石等通過生態修復,建成兒童沙灘樂園,真正實現了生態惠民、生態利民。“水上巴士”開通,春季一票難求,老百姓零距離感受荔林水鄉之美,找回了城涵通航的鄉愁。“水上巴士”沿線村莊將鄉村振興融入木蘭溪綜合治理,挖掘村里生態、文化、產業優勢,打造“一村一品”,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路徑。 蔡風飛表示,今后,要在先行先試的基礎上,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規劃為引領、以安全為目標,實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把木蘭溪全域打造成為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全流域展示帶、全要素展示館,創成一條具有時代特色、引領莆田高質量發展,造福人民的生態帶、文化帶、健康帶、產業帶、創新帶。同時,以木蘭溪綜合治理為統攬,推動我市水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高質量發展,實現“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讓木蘭溪良好生態環境與市民共享,使木蘭溪真正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典范。
市政協常委、團市委副書記方宇: 薪火綿延情系木蘭溪 以青春守護木蘭青綠
“生態是一座城市的無價之寶。木蘭溪綜合治理,我們重任在肩、使命光榮。”市政協常委、團市委副書記方宇表示,薪火相傳護木蘭。近年來,越來越多青年力量守護城市生態底色,參與到河湖管護和水生態文明建設中,用行動踐行傳承木蘭溪治理理念,保護木蘭溪水清岸綠。作為一名青年政協委員、共青團干部,將引導全市廣大青少年群體進一步主動融入、深度參與治理木蘭溪的生動實踐。 “要持續助力深化‘美麗木蘭溪·委員勇擔當’活動,加強結對共建,帶動更多青春力量投身生態文明實踐。積極踐行‘青年優先發展’理念,探索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建設,開展大學生實習‘揚帆計劃’,常態化、精準化凝聚和服務青年,為木蘭溪沿線產業發展、城市建設提供青年人才支撐。”方宇說,要動員廣大青年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在加強木蘭溪生態環保、助力12條重點產業鏈發展、推進鄉村振興等方面勇挑重擔、建功立業;開展生態綠心田野調查,組織調研組深入各個村莊探綠心、清河道、護生態、尋歷史、觀人文、訪民俗,為綠心保護建言獻策;健全青年創業就業服務體系,舉辦‘創青春’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建設一批青年創業就業基地,在木蘭溪沿線打造一條青年創新創業創效長廊。 方宇表示,將通過在線上平臺發起討論,鼓勵青年積極創作短視頻等文化網絡產品,組織生態文明調研等方式,引導青少年發現山水詩畫生態韻城之美,營造保護母親河良好氛圍。結合木蘭溪“百里江山圖”沿線文化、旅游、美食等資源,開展各類文化藝術活動、主題活動等,助力打造青年玩樂地標和網紅IP,提升城市“青年味”。
市政協委員、市發改委副主任蔡云鷹: 堅持綠色高質量發展 打造木蘭溪樣本藍圖
“二十余年間,木蘭溪從‘水患’向‘水安全’華麗轉身,繼而向‘水生態’邁進,進而實現從‘水生態’向‘水經濟’的躍升,帶給我們無數的震撼。”市政協委員、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蔡云鷹說,木蘭溪是莆田的母親河,每位市民都有責任去呵護這一江勝景。 蔡云鷹表示,2021年“木蘭溪綜合治理”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全市上下人心振奮。去年《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莆田市踐行木蘭溪治理理念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的意見》正式出臺,再次體現了國家、省大力支持我市以木蘭溪全流域系統治理統攬推動水資源高效利用和經濟社會綠色高質量發展,實現“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的“木蘭溪樣本”藍圖。 蔡云鷹認為,這一藍圖契合國家發展新理念,也契合新時代莆田趕超發展的新趨勢,受到全市上下的認可和積極響應。去年以來,市發改委牽頭推進綠色經濟產業,制訂出臺《莆田市推進綠色經濟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開展木蘭溪流域系統治理行動。今年將按照市委“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推動傳統產業全產業鏈優化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重點發展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以“產業優”先行市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 “生態美是莆田的最美底色,木蘭溪已成為莆田一張最靚麗的名片。”蔡云鷹表示,作為政協委員、經濟工作部門干部,將不遺余力、主動作為,進一步改善木蘭溪流域生態環境,推動河湖從治亂向美麗、健康、幸福升級,探索出一條幸福河湖建設的“莆田路徑”。
市政協委員、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鄭文爐: 助推鄉村產業新發展 讓生態美攜手百姓富
“1999年至今,歷任市委、市政府始終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要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精神和全流域系統治理的方法,木蘭溪實現了從‘水患之河’到‘安全之河’的華麗轉身,繼而向‘生態之河’挺進,成為推動當地經濟騰飛的‘發展之河’。我市也成為‘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打造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木蘭溪樣本。”市政協委員、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鄭文爐如是說。 “農業農村部門當前和將來的工作重心是鄉村振興工作。”鄭文爐表示,要弄懂木蘭溪治理理念的精髓是什么?該理念對鄉村振興啟發和指導意義在哪?木蘭溪沿線鄉村振興的藍圖是什么? 鄭文爐認為,木蘭溪治理理念的精髓是科學論、系統論以及造福百姓的民本思想;深入調研、科學系統謀劃、久久為功是對鄉村振興工作的啟發和指導;木蘭溪兩岸鄉村振興“藍圖”應該呈現“水面上白鷺飛翔,‘水上巴士’穿梭,岸上荔林婆娑,水田間機耕路就是人們的健身路、休閑路,美麗田園就是鄉村美麗公園,畫家筆下的耕牛變成機械……”的畫面。 “生態美、生產美和農耕文化、治水文化為藝術家們提供廣闊的創作空間。”鄭文爐說,鄉村美景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可以得來的,要靠全市人民擼起袖子加油干出來。農業部門要助推木蘭溪沿線鄉村產業發展,創新木蘭溪全流域全系統生產力的振興模式,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提檔換代木蘭溪沿岸傳統產業形成新業態,以文化創意一二三融合新業態反哺滋養我們的生態文明,達到“生態美攜手百姓富”,更好地造福莆田人民。
市政協委員、市委黨校(市行政學院)黨史黨建教研室主任林亞興: 堅定扛起職責使命 精準定位積極作為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新春伊始,省委部署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吹響了開局之年加油干的沖鋒號角。”市政協委員、市委黨校(市行政學院)黨史黨建教研室主任林亞興說,今年是莆田建市40周年,也是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的起步之年。 “四十載驚濤拍岸,九萬里風鵬正舉。”林亞興表示,要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站位,堅定扛起職責使命,把腳踩到木蘭溪畔的泥土里、踩到莆陽大地的硬地上,最大限度發揮比較優勢、陣地優勢、基地優勢,在新征程上贏得主動、贏得勝勢、贏得未來。 黨校如何在木蘭溪治理中積極作為?林亞興認為,從宏觀看,要堅持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慶祝大會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我們繼續做好黨校的偉大事業,進一步發揮黨校的獨特價值再次指明了正確的政治方向,提供了根本的政治遵循。從中觀看,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政協委員話莆陽”履職活動日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的具體舉措。要胸懷“國之大者”,找準與市委中心任務的結合點、切入點、著力點,履職盡責,建言獻策。從微觀看,要堅持立足陣地、用足基地。為黨育才、為黨獻策是黨校的獨特價值所在。作為一名黨校人和社科界委員,一方面要繼續積極作為,做好傳道授業解惑;另一方面要堅持綠色高質量發展這一主線,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為黨和政府建言獻策等方面推出高質量的咨政成果。
市政協書畫院副院長、市美協副主席徐學仕: 用腳丈量莆陽大地 以筆墨繪百米長卷
“木蘭溪是莆田基因所在。我們將以紙筆為媒,描繪木蘭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在主題沙龍現場,市政協書畫院副院長、市美協副主席徐學仕展示了多年潛心創作的木蘭溪百米攬勝圖,并分享了創作背后的故事。 徐學仕介紹,為了創作該幅作品,他重走木蘭溪,從自然與人文的角度去思考,在歷史與時代的變化去構思,用心感悟母親河是如何孕育出這片享譽八閩的河流文明,挖掘“全國十大最美家鄉河”到底美在哪里。 “人類文明的起源與發展,離不開與河流的關系。莆仙大地的起源與發展,也是從木蘭溪開始。”徐學仕說,勤勞勇敢的先民,在與木蘭溪共存的歲月里,在同自然界抗爭的實踐中,人們看到了河灘溪流的利與弊,開始借助溪流的自然力量,從擴荒圍堰到填海造田,從筑壩蓄水到建陂分流,在順應自然中不停擴展,在改造自然中不斷提升,經過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步讓木蘭溪順應人類發展的需要變害為利,使荒坡野草的灘涂,變成安居樂業的沃土。 “木蘭溪賦予了這片土地山的堅實,水的柔情,海的視野。孕育出得天獨厚的地緣基因。莆田歷史的文脈如同木蘭溪的河水,從山上開始孕育,在平原逐漸成熟,隨海洋全面走向世界。”徐學仕認為,讀懂木蘭溪就可以了解莆田。 “一條溪,一座城,一幅畫,一生情。”徐學仕說,回顧一個甲子的人生閱歷與感悟,自己就像一滴普通的水珠流淌在平凡的歲月里,是木蘭溪賦予他精神動力和藝術靈感,畫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寄托了他一筆一劃的情感,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寄托了他的濃濃鄉愁。
現場講述
講述地點:仙游縣西苑鄉木蘭溪源頭
省政協委員、市龍威藝術品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游君立: 飲水思源 生態優先
戴云山脈之巔,蘊含著木蘭溪的第一滴水,伴著風聲,和著鳥鳴,形成涓涓清泉,潺潺流淌。木蘭溪從此啟程,單純而又清澈。 “或許不到木蘭溪源,誰也不會相信滾滾蘭水的源頭竟是一汪清泉。”在位于仙游縣西苑鄉的木蘭溪源頭,省政協委員、市龍威藝術品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游君立感嘆道,木蘭溪在樹木掩映的山間汩汩流出,歷經曲折漫長的旅程,沖向山外的世界,溫潤著沿岸民眾的內涵,扮靚東西鄉及興化平原的良田,南北洋的曲線隨之動感飄逸,莆陽大地的底蘊隨之豐厚醇酬。在這雄偉與雋秀的碰撞中,木蘭溪有著遠走高飛的壯志和寸步不離的慈愛,它以母親河的靈性哺育著莆陽大地生機盎然的成長與繁盛,留下青山依舊,留住瓦屋依然;以母性的光輝孕育著正大光明的“文獻名邦、海濱鄒魯”,燦爛了魂牽夢繞的歷史與文明,滋養著生生不息的夢想與追求。 “飲水當須思源,定源更為護源。”游君立說,心懷感恩的莆田人,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趕來,共赴一場生態的預約,播種了愛,更播種了希望。清清蘭水源,已成為莆田人民共同的自然圖騰,她不僅是一張亮麗的名片,也是莆田人民與生俱來的生命之源、文化之魂、生態之脈。站在思源亭,感受到的是母親河最初的溫柔和她那宏大的底蘊,耳邊回響的,時而是小溪流水的潺潺,時而是大江東去的磅礴,亦或是瀑布傾斜的奔騰。
講述地點:城廂區霞林街道木蘭陂
市政協委員、市博物館館長游國鵬: 千年古陂 精神豐碑
漫步在木蘭陂上,恍若觸動了時光的琴鍵,石板橋下水聲潺潺,仿佛訴說著那久遠而厚重的歷史。 “莆邑之南,原為斥鹵。有澤有陂,有桑有圃……”市政協委員、市博物館館長游國鵬介紹道,木蘭陂建成之前,河水和潮水的交匯線漂移不定,兩股力量相持的結果便是鹽堿遍地,只生蒲草,不長禾苗,百姓苦不堪言。想截斷木蘭溪,修建木蘭陂,憑借那個年代的科技水平,自然困難重重,失敗難免,但再難也定然要干,這就是莆田的先民。 木蘭溪水一路東流去,木蘭陂的故事在游國鵬口中娓娓道來:1064年,長樂女子錢四娘目睹民眾飽受水害之苦,便立下治水志,返鄉變賣家產后來到木蘭溪筑陂圍堰,3年后大陂建成,不久卻被洪水無情沖垮,錢四娘悲憤不已投水殉陂。1068年,她的同鄉林從世繼續筑陂,接近完工時被潮水沖垮。1075年,李宏來莆,得到精通水利的高僧馮智日的幫助,他們吸取前兩次的教訓,認真勘查地形,摸清水情,將陂址定在“溪寬流緩潮尾”的木蘭山下,歷經8年苦心營造,大陂終于建成。 “木蘭陂建成后將海水拒于陂下,使得溪水分流,引溪水灌溉兩岸農田,鹽堿之地變成魚米之鄉。而在木蘭陂庇護下的萬千百姓,也有條件去追求漁樵耕讀的生活,歷史上,莆田出了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名宰輔。”游國鵬說,因此,即使跨越兩朝,三次易址,有智慧有謀略有勇氣的治水先賢與莆田先民在面對艱難的修陂重任中,也會前赴后繼、鍥而不舍,才有了守護興化大地逾千年的木蘭陂。如今,走在木蘭坡上,依稀可見他們忙碌的身影,揮灑的汗水和堅毅的目光。 游國鵬說,這座千年古陂2014年入選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在我國和世界水利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更沉淀成一座亙古的精神豐碑,激勵著莆仙兒女愛國愛鄉、開拓進取,在木蘭溪綜合治理的征程上奮勇向前。
講述地點:荔城區拱辰街道木蘭溪防洪工程奠基點
省政協委員、莆田藏云堂藝術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林建軍: 牢記囑托 接續奮斗
“其實在1999年之前的40多年間,木蘭溪的治理工程就曾經歷5次規劃、兩度上馬,最后都無果而終。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親自擘畫、親自推動木蘭溪治理,使之成為新中國水利史上‘變害為利、造福人民’的生動實踐。”省政協委員、莆田藏云堂藝術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林建軍說,20多年來,一批又一批的治水“大禹”,在這個恢弘的聲音里前赴后繼,以不變的信念和初心,在木蘭溪畔疊加著堅實的腳印,不僅破解了“豆腐上筑堤”和軟土抗沖刷的世界級難題,而且秉承“科學治水”的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從河道整治拓展到全流域治理,從一溪的治理到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從一座城市治水到全國水利改革先行探路者的升級。 今天的木蘭溪,褪去的是她桀驁不馴的野性,展現的是她旖旎婉約的從容。正是這份從容,讓我們感受到了母親河的柔情、平和與恬淡,也給了我們更大的勇氣開啟木蘭溪治理新征程,吹響打造“千古木蘭溪、百里江山圖、十里風光帶”的全新號角。從“美麗”流向“幸福”,清波安瀾的木蘭溪,正滋養著莆田朝生態宜人、人水和諧、經濟繁榮快步前行。
講述地點:涵江區白塘鎮白塘湖
省政協委員、云度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韋勇: 以水興城 產城融合
“塔橋據傳為宋朝李富所建,因橋兩頭各豎立一座古經幢、形狀像小塔而得名橋,是白塘古官道的起始點。它歷經千年風雨,佇立于此,見證著木蘭溪的滄桑巨變。”站在涵江區白塘鎮塔橋上,省政協委員、云度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韋勇講述著木蘭溪與涵江的故事。 “治一方碧水,蘊一城繁華。”韋勇說,從“雨下東西鄉、水淹南北洋”,到“變害為利、造福人民”,木蘭溪成為全國首條全流域系統治理水系,“水安全”“水生態”帶了“水經濟”:在碧水安瀾的木蘭溪入海口,一個個重點產業項目在此扎根落地,一批批高精尖前沿技術拔節生長,這片土地正在成為產業集聚的熱土、宜居宜業的新城。潺潺的木蘭溪已成為推動莆田經濟騰飛的“發展之河”。 韋勇介紹道,依海而建的百威雪津啤酒,將護水節水理念刻進發展“基因”,獲評國家“水效領跑者”企業;“雙碳”背景下,云度汽車以蝶變向新、蓄勢待發的姿態揚帆再起航;在木蘭溪治理理念的引領下,一批清潔生產優質企業典型紛紛涌現,吹響了工業產業向更綠更優沖刺的號角,讓綠色低碳成為莆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和新增長極,為綠色高質量發展注入后勁與動力。
徐學仕創作的木蘭溪百米畫卷(局部,涵江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