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99国内精品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_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九九

今天是:
當前位置: > 委員風采
議大政謀發展不負重托 建真言獻良策擔當作為
【發布日期:2023-01-13】 【來源:本站】 【閱讀:次】

□時報記者 鄭育俊 見習記者 陳曉威

 

 

110日上午,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福州開幕。18日,市政協召開在莆省政協委員出席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前小組座談會,并歡送委員們赴榕參會。

議大政謀發展不負重托,建真言獻良策擔當作為。委員們帶著飽滿的政治熱情和昂揚的精神風貌赴榕報到,一到下榻酒店,翻閱大會相關材料,準備精彩發言提綱,著手修改完善提案。

委員們紛紛表示,珍惜榮譽、不辱使命,盡心盡責盡職,為改革建真言、為民生獻良策、為發展聚共識,以實際行動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作出積極貢獻。

 

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

將湄洲島打造為兩岸民間交流融合發展示范區

 

媽祖信仰是臺灣最主要的民間信仰之一,臺灣地區2400萬人口中,媽祖敬仰者就達1700多萬人。

莆田湄洲島是媽祖文化發祥地,湄洲島距臺灣臺中港僅有72海里,是大陸距臺灣最近的地方之一。

“媽祖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是維系海峽兩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紐帶。”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長林金贊認為,近年來,福建全省上下始終堅定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臺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和對福建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牢記保護好湄洲島重要囑托,積極踐行“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突出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勇于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特別是在強化兩岸交流紐帶,發揮媽祖文化等祖地文化優勢,加強閩臺民間交流,推動閩臺同胞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凝聚共識,增進臺灣同胞對民族對國家的認知和感情,為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作出積極貢獻。

“作為媽祖文化的發祥地,臺灣媽祖敬仰者的心靈原鄉,多年來,湄洲島在兩岸民間交流中發揮著橋頭堡的作用。但在進一步推動打造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幸福家園過程中,遇到交流方式過于單一、交通瓶頸制約突出等瓶頸。”林金贊在所提的《關于發揮媽祖文化優勢,打造湄洲島為兩岸民間交流融合發展示范區的建議》提案中進行深度解析。

林金贊建議,在湄洲島建設兩岸融合社區,集兩岸媽祖文化創意產業園、臺灣風味美食街等為一體,特別是在社區內建立臺灣商品免稅商場,實行“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政策,建立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通過以情促融,吸引臺灣有影響力的宮廟在湄洲島設立辦事處,引進臺灣各地特色文化在這里落地展演,活態展示。這不僅有利于兩岸經貿合作,深化產業融合發展,也有利于兩岸媽祖文化在這里交流、展示、體驗、融合,而且讓廣大臺胞特別是基層民眾青年群體真切的感受到祖在湄洲,在大陸,也為臺胞提供更便捷、更直接、更周到的服務。

“要建設湄洲島對臺直航碼頭,讓更多未來過大陸的臺胞有機會來大陸親眼看、親耳聽、親身感受大陸的變化。”林金贊介紹說,2017年“海峽號”成功試靠湄洲島東海救助基地碼頭,因此東海救助基地碼頭具備對臺直航的條件,建議省委省政府牽頭有關部門,加快向國家有關部委申請東海救助基地碼頭由工作碼頭改為兼靠客運功能,并同時啟動東海救助基地碼頭提升改造工程,配備邊檢、海關、檢疫等設施,與“海峽號”客滾輪合作,實現開通對臺直航航線,打通湄洲——臺灣來往旅客渠道,縮短航運時間,方便臺胞來莆,同時設計朝圣旅游線路、大陸周末度假游路線等,把天下媽祖回娘家活動與在大陸的旅游結合起來。

 

省政協委員、莆田藏云堂藝術品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林建軍:

發揮金磚國家創新基地優勢 大力推廣莆田木雕 

 

新時代新形勢下,如何推動莆田工藝美術產業轉型升級,讓工藝美術產品走進尋常百姓家,促進工藝美術產業高質量發展。在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莆田藏云堂藝術品有限公司藝術總監林建軍提交了《發揮金磚國家創新基地優勢,大力推廣莆田木雕》的提案。

莆田工藝美術享譽海內外,素有“莆田工藝甲天下”之美稱。

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圓滿落幕,莆田木雕、仙作家具驚艷登場、名揚四海,展示了莆田人民創新傳統技藝與傳承工匠精神的不懈努力。

在廈門會晤現場,莆田木雕亮相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引發國內外嘉賓關注。在展覽現場,習近平主席指著一件寓意56個民族大團結的木雕作品《事事如意》,向俄羅斯總統普京介紹道:“這是莆田木雕。”普京拿起放大鏡認真地端詳這精細的莆田木雕藝術品。這一情景,境內外媒體廣泛報道,也使得莆田木雕在金磚會晤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

20201117日晚,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以視頻方式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將在福建省廈門市建立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

林建軍認為,這將為福建的整個建設注入新鮮的動力。

林建軍介紹說,2022年莆田市工藝美術產業發展暨招商工作專項領導小組發布莆田市工藝美術千億產業行動計劃,明確將實施產業倍增計劃,到“十四五”末,力爭實現全市工藝美術產業總產值超1000億元。其中,工藝家具行業實現產值500億元、金銀珠寶行業實現產值200億元、莆田木雕等雕刻行業實現產值100億元、油畫行業實現產值50億元、香業實現產值100億元、家居裝飾業實現產值100億元、其他行業實現產值50億元。

根據計劃,莆田將圍繞“打造工藝美術千億產業集群、建設東方工藝美術產業之都”的總體目標及“工藝產品生活化、生活用品藝術化”的產業發展策略,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合縱連橫、上拓下展,強化產業扶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做好工藝美術產業育龍頭、搭平臺、鏈資源、創模式及補鏈、延鏈、固鏈、強鏈工作,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品牌與龍頭發展,時尚與技術創新,增強產業特色化、集聚化、品牌化、藝術化、市場化。

對此,林建軍建議,在莆田市設立莆田木雕博物館,全面展示歷史悠久的莆田木雕藝術,展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莆田木雕的風采;征集和展示廈門金磚會晤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的重要展品,使其發揮出地方非遺特色的價值,拉動地方工藝美術產業發展;每年結合海峽藝博會、廈門文博會等展覽推出莆田木雕專題展覽,踐行文化強省的精神;積極打造“莆田木雕”品牌,使之成國家地理標志品牌和有影響力的區域品牌。

 

省政協委員、市工商聯副主席、雙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文彪:

優化人才與創新生態 加快民營實體經濟發展

 

省政協委員、市工商聯副主席、雙馳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文彪躬耕鞋業三十余年,創出知名品牌“雙馳”。作為莆田市鞋業協會會長,他認真履行職責,積極推動行業發展及產業轉型升級,為“莆田鞋”走向世界作出積極貢獻。

在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陳文彪提交了《關于優化人才與創新生態,加快民營實體經濟發展的建議》的提案,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鼓與呼。

“長期以來,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傳承弘揚‘晉江經驗’,鼓勵、支持、引導民營企業大膽創新、放心創業、放手創造,有力促進了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陳文彪參加分組討論省政府工作報告時說,作為一名經營企業30余年的民營企業家,充分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支持民營經濟及民營企業發展的決心與信念,“我堅信,帶著這份力量,我們一定會心無旁騖、踏踏實實地把企業做好。”

在提案中,陳文彪指出,勞動密集型的鞋服產業是福建實體經濟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過去在就業、稅收、出口創匯作出諸多貢獻。現面臨勞動力成本上升、匯率波動、關稅變化而帶來的訂單向省外和海外轉移,這些影響因素是大勢所趨,唯有構建全新的人才發展體系,促進人才結構升級以推動傳統商業模式的創新,讓全新的商業模式引領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對此,陳文彪建議,一是進一步優化筑巢引鳳的人才生態,完善多層次人才體系與服務體系建設,為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深度賦能。進一步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完善產業特需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體系,鼓勵并支持傳統產業(尤其是鞋服產業)的實用型高層次人才與專家引進;大力弘揚工匠精神,進一步提高產業工人的社會地位;加大技術工匠的本地化培養政策力度,夯實產業轉型升級的人才基礎;同時,建議設立產業人才發展基金,促進并實現人才與產業的深度融合。二是注重產業歷史文化的深入挖掘與塑造,激發產業從業人員及企業家的文化自信,引導更多企業家專注實業做優企業。以文化自信滋養人心、凝聚人心、增強信心、發揚匠心,大力弘揚“晉江經驗”,宣傳好福建八閩大地“福文化”與特色產業的產業精神與文化,講好福建故事。三是進一步激發創新與創造活力,加快推進傳統產業尤其是制造業綠色智造的發展步伐。充分發揮區域優勢與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打造共享創新服務平臺與綠色智造平臺;通過推進技術創新、數字化賦能、資本等資源整合,構建完善的產業創新資源,提升及產業集群與企業的協同創新能力;通過提升資本、土地等要素保障,進一步優化完善產業生態系統,推動新發展階段福建民營經濟實現新的躍升。

 

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南少林寺方丈釋空性:

傳承發展福建傳統武術文化

 

中華武術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之瑰寶、四大國粹之一,源遠流長。

福建既是中國南拳的主要發祥地,又是聞名遐邇的南少林故鄉。自古以來,八閩民風純樸、崇文尚武,福建傳統武術風格獨特、流派豐富,源流有序,自成體系的拳種就有50多個,培養了林凡、張雅玲等世界武術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莆田南少林寺攜武僧出訪參加了英國的蘭戈倫國際音樂節、印度的世界文化節、日本的國際剛柔流空手道大會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交流展演,這座中華文化寶藏發出珠璣之輝,映耀中華武壇,光照世界武苑,為八閩人民所驕傲。

“隨著現代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中西文化交融碰撞,青少年一代的世界觀也在發生巨大的改變,幾次大規模青少年體質與健康調研顯示,中國青少年在身體形態、生理功能和身體素質的多個指標上呈現出不同程度的水平下降,特別是近十年,部分身體指標的下降趨勢呈加速趨勢。”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南少林寺方丈釋空性調研后,精心撰寫提案《關于設立福建傳統武術文化傳承發展專項資金的建議》,認為青少年身體素質下降的問題應引起重視,要鼓勵青少年學習中國傳統武術,這既是傳承我國民族文化的需要,又是塑造青少年優秀品質的需要,也是增強青少年健康體魄的需要。

“福建著名的羅漢拳、金獅拳、女人拳、縱鶴拳、五獸拳、猴拳等優秀拳種門人凋零,后繼無人。”釋空性認為,南拳的傳承發展出現問題,有諸多因素,主要是習練人群銳減,加上傳統武術門派觀念守舊、固步自封,發展自然困難重重,獲評省級、國家級非遺的拳種寥寥無幾。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建設體育強國”。

“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文化精神,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育人優勢,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土壤,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進一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價值內涵,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進一步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釋空性建議,各級主管部門從體育事業的彩票公益金中設立福建傳統武術文化傳承發展的專項資金,利用專項資金,開展福建南拳的保護傳承、挖掘整理、科學研究、巡回匯演、舉辦賽事、對外交流等,進一步打造并發揮好福建“南少林”這張國際名片,作為福建的優秀傳統文化代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行交流與合作,提升福建文化的軟實力和影響力,講好中國故事,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