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鄭育俊 陳海容
春暖花開疫散去,春光明媚萬物新。 人間最美四月天,不負春光與時行。 在這春光爛漫、花香旖旎的時節里,醞釀籌備已久的八屆市政協“委員履職活動日”首場活動驚艷開場,呈獻一場精彩絕倫的文化盛宴。 慷慨激昂、飽含深情,“媽祖使者”李少霞委員聲情并茂地朗誦《媽祖頌》,讓人感受到“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堅定執著、好學不倦,梅花獎得主黃艷艷委員表演一出經典莆仙戲《大唐梅妃》,讓人感受到南戲活化石的獨特藝術魅力……剛柔并濟的太極拳表演、傳統樂器文枕琴演奏、原創歌曲《木蘭溪》《靖姑之歌》獨唱等節目輪番上演,致敬莆陽優秀傳統文化。 節目當中,還播放委員履職VCR,穿插委員互動訪談,向全市人民展現我市女政協委員的巾幗風采。 整場活動精彩紛呈,高潮迭起,現場洋溢著熱情與祥和的氣氛。委員們精心的準備和表演,贏得了觀眾們的熱烈掌聲,也更加激發了全體政協委員“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政協委員之歌《有事好商量》的大合唱中,首場活動完美收官。 “莆田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稱,更是一座人文薈萃、底蘊厚重的文化名城。”活動結束后,市政協主席沈萌芽說,“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文化、淵源流長的木蘭溪水文化、享譽世界的木雕工藝美術文化、戲劇界“活化石”的莆仙戲文化,還有南少林禪武文化、“陸上女神”陳靖姑文化、仙游李耕畫派傳承文化等,猶如歷史文化星河中一顆顆星星,璀璨耀眼。聚焦莆陽歷史文化,就是讓委員致力傳承文化創新發展,為文旅產業發展蓄勢賦能。政協事業的發展進步離不開廣大委員的共同奮斗,期待“委員履職活動日”活動產生反應、引起共鳴,集聚效應。
委員當“主角”唱“主戲”
市政協委員、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秘書長李少霞: 弘揚媽祖文化 傳播媽祖精神
“媽祖文化是聯結海內外華人華僑重要的精神紐帶。多年來,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持續開展各類節慶活動,密切海內外同胞互動交流,從而促進民心相通。”市政協委員、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秘書長李少霞在“委員履職活動日”訪談式互動上說道。 作為媽祖祭典里通贊項目的非遺傳承人,李少霞20多年來,不斷發掘信俗內涵,規范祭典儀程,多次赴東南亞等各地,出色完成了多場媽祖祭典的通贊工作,將媽祖祭典帶到了世界各地,使媽祖祭典在海外產生巨大的影響,凸顯媽祖信俗深厚的文化內涵。她秉承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精神,勤懇做事,先后獲得市勞動模范、中國海洋人物等榮譽。 李少霞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見證了媽祖文化從莆田走向世界的歷程。那么作為政協委員,她對傳承弘揚媽祖文化有哪些思考?李少霞表示,將充分運用媽祖文化的獨特性,積極服務于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貫徹落實習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指示精神,不斷增強媽祖文化走向世界的影響力和持續力。
市政協委員、莆仙戲劇院副院長黃艷艷: 傳承戲曲藝術 弘揚傳統文化
“我想通過政協平臺,可以把我對莆仙戲傳承保護的提議,把民眾對莆仙戲期望不斷補充到我的提案中。”市政協委員、莆仙戲劇院副院長黃艷艷在“委員履職活動日”表示,將通過提案真實反映行業發展現狀,呼吁行業發展所需保障,傳遞民眾對行業發展新期望。 “莆仙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被譽為戲劇界的“活化石”。作為國家一級演員、第3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黃艷艷堅守初心,傳承莆仙戲曲,先后在《江梅妃》《海神媽祖》《踏傘行》等劇目中成功塑造了多個經典任務形象,讓人們重新見識莆仙戲表演藝術的博雅、古樸、深沉與多姿。2011年擔任莆仙戲劇院副院長以來,她在人才培養、精品創作、對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砥礪前行,每年下基層惠民演出約350場,受眾近60萬人次,積極推動莆仙戲的傳承發展。 作為政協委員,黃艷艷會如何運用政協平臺來傳播莆仙戲文化呢?黃艷艷說:“我想通過和各位委員的跨界交流,把莆仙戲滲透到不同領域,比如和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等等相融合,把莆仙戲這個傳統文化轉化成大家學得了、用得上的文化,就能讓莆仙戲在普及過程中有效扎根下去。
市政協委員、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龔朱紅: 講臺勤耕耘 丹心育英才
在“委員履職活動日”上,市政協委員、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龔朱紅表示,將發揮政協委員職責,積極參與調研,努力做好政策的解讀者、矛盾的發現者、問題的解決者,以實際行動履行一名優秀政協委員的職責。 重教的文化基因積淀著莆田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龔朱紅以先進的辦學理念,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營造了蓬勃向上的校園文化。市二實小先后獲得“福建省文明校園”等36個省市級榮譽稱號。 作為學校的“當家人”、政協教育界別的委員,龔朱紅將如何發揮自身作用,推動我市教育高質量發展?“我將立足崗位,不折不扣地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踐行我的辦學理念,爭取將莆田市二小辦成全省、甚至全國名校。”龔朱紅表示,委員的身份讓她有責任在今后工作中,更努力去影響、輻射、帶動兄弟學校的發展,積極為莆田教育的發展建言獻策。同時,時刻關注教育熱點問題、關注社情民意,比如當下如何落實國家“雙減”政策,如何厘清校園的疫情防控責任及提效問題,如何推進學校高品質、推進教育信息化等問題。
市政協委員、市體育運動學校武術高級教練黃麗芳: 傳承武術技藝 發揚禪武文化
市政協委員、市體育運動學校武術高級教練黃麗芳是全國太極拳、劍錦標賽冠軍。在參加“委員履職活動日”時她表示,要結合本職工作,更多呼吁大家關注體育領域各項重點工作。 莆田不僅是體育之鄉、田徑之鄉,還有豐瞻厚重、禪思幽遠的禪武文化,南少林禪武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黃麗芳多次在各項武術比賽中取得顯著成績,是莆田禪武文化接續傳承的一個縮影。自擔任武術教練以來,她在教學過程中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全面了解學生,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制定訓練計劃,培養了一批批優秀學子。 作為政協委員,結合本職崗位,黃麗芳對下一步工作有什么打算呢?她表示,武術是中國的國粹之一,武術也是門技藝,技藝的外在形式總會因時而變,但不變的是支撐它們的精神內核。她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武術、熱愛武術,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之美。 “弘揚民族傳統文化貴在持之以恒,我想也是我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將始終如一踐行的社會責任。”黃麗芳如是說。
市政協委員,仙游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楊碧靜: 深挖李耕文化 發展文旅經濟
由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市政協委員,仙游縣委常委、統戰部長楊碧靜未能來到“委員履職活動日”現場。她以短視頻形式介紹了解仙游縣政協如何立足政協平臺,推動李耕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視頻中,楊碧靜介紹道,李耕的國畫名作《四大賢母》《木蘭從軍》等不僅彰顯了中國畫的藝術美,更體現了女性堅強質樸的精氣神,凝結著廣大女性的國家情懷。仙游的女政協委員一直關注李耕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李耕文化的代言人。把李耕文化通過政協平臺更好傳播出去。 楊碧靜表示,仙游人文積淀豐厚,旅游資源豐富,大力發展文旅經濟,仙游有基礎、有條件、有優勢。仙游將深入貫徹市委“俯下身子抓產業、一心一意謀發展”要求,圍繞做好“仙境、仙作、仙韻”三篇文章,依托李耕故居、度尾海峽藝雕城等,深度挖掘李耕國畫的豐富文化內涵和文化價值,不斷擴大李耕文化的影響力、感召力,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奠定堅實的基礎。
荔城區政協常委、莆田藏云堂藝術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琴: 為工藝美術建言
“我覺得莆田有這么多好的傳統技藝,我們可以用時尚的設計、合適的價格,讓更多的人通過工藝美術作品了解莆田和我們的文化。”在“委員履職活動日”上,荔城區政協常委、莆田藏云堂藝術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琴說道。 莆田厚重的文化內涵為工藝美術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積淀。如今,工藝美術產業已經成為了莆田三大傳統產業之一。陳琴曾在廈門金磚會晤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上,現場向習近平總書記和普京總統推介莆田木雕、展示雕刻技藝,還在外交部福建省全球推介會上,通過莆田木雕向國外來賓介紹莆田。 對推動莆田工藝美術產業發展,陳琴將如何履行一名政協委員的職責?陳琴表示,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她將多為工藝美術產業,特別是對當下沉香產業文化中心建設的推進,提一些專業的建設性的意見,平時也將多關注行業的意見,形成提案、建言獻策。
城廂區政協委員、城廂區供銷社副主任王晶: 接續奮斗 展現風采
“木蘭溪之所以能‘變害為利,造福人民’,離不開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的高瞻遠矚,離不開莆田人民的集體智慧和力量,也離不開心系木蘭溪的政協人的共同努力。”城廂區政協委員、城廂區供銷社副主任王晶在“委員履職活動日”上如是說。 木蘭溪是莆田人民的“母親河”。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治理木蘭溪水患,并在市委市政府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一任的實踐下,木蘭溪的生態治理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樣板,已然熠熠生輝。 王晶表示,作為政協委員,她通過深入學習和實地調研,撰寫了多篇關于木蘭溪治理的提案和社情民意。長期以來,城廂區政協與市政協上下聯動,圍繞木蘭溪流域綜合治理開展多種形式的協商議政。今后,她將繼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積極投身木蘭溪流域自然環境和生態保護行動,展現新時代政協委員風采。
涵江區政協委員、涵江區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劉群芳: 保護發展文枕琴
涵江區政協委員、涵江區婦幼保健院副院長劉群芳在“委員履職活動日”上表示,涵江區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文枕琴傳承和發展。2007年,文枕琴被列入莆田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今年正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現已公布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文枕琴據考與古代樂器軋箏、蓁有著密切關系,有坐奏、行奏兩種。坐奏時將琴身平置,行奏則扛于左肩,左手扶之,右手持弓。經莆田音樂工作者改革,用馬尾弓演奏,在原有推拉弓、打弓、中弓、打指等基礎上,吸收二胡、大提琴、古箏、琵琶等樂器的演奏技巧,拉、彈并舉。音色渾厚柔和,表現力較為豐富。 劉群芳表示,作為政協委員,在積極參政議政的同時,也會充分發揮我的音樂特長,宣揚傳統文化。她相信有黨委政府的支持,有政協委員的不斷推廣傳揚,有傳承人的共同努力,文枕琴這一優雅樂器將和其他優秀傳統文化一樣,得到很好的傳承和發展。
秀嶼區政協委員、秀嶼區文旅局副局長馮麗冬: 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作為政協委員,我將依托政協平臺,立足自身崗位,踐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推動靖姑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秀嶼區政協委員、秀嶼區文旅局副局長馮麗冬在“委員履職活動日”上說道。 “東岸西岸,互為彼岸。海峽兩岸一家親,同宗共祖脈相連”,陳靖姑信俗文化也是推動兩岸文化經濟發展的紐帶和橋梁。2008年,陳靖姑信仰習俗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坐落在秀嶼區嵩山陳靖姑祖廟是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馮麗冬認為,要深入挖掘靖姑文化的底蘊內涵,發揮政協平臺跨界人才優勢,多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和撰寫提案;要探索運用諸如靖姑文化抖音拍攝、組織網紅打卡踩線等新的宣傳渠道,積極開展靖姑文化嵩山景區的宣傳;要以傳承傳統文化促進兩岸交流、同胞情誼,推動靖姑文化在新時代帶動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委員聚“云”端謀發展
委員有擔當,政協有力量。 4月10日上午,全市廣大政協委員全程觀看首個“委員履職活動日”活動視頻直播,紛紛點贊女委員們的精彩履職,并發表履職感言。 委員們表示,活動日主題鮮明、內容充實、引起共鳴,將以“委員履職活動日”活動為載體,立足本職崗位,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建言獻策,為全方位推進莆田高質量發展超越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