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99国内精品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_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九九

今天是:
當前位置: > 協商議政
打造優質高效教師隊伍
【發布日期:2022-01-27】 【來源:本站】 【閱讀:次】

施清芳代表民盟莆田市委會發言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近年來,我市多措并舉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創新師資培養和補充方式,教師隊伍結構日趨合理,師資隊伍建設獲得了較大的發展。目前,我市獨立設置的各級各類學校1176所,在校生66.36萬人,教職工4.7萬人,其中專任教師3.97萬人,基本能夠滿足學校日常教學需求。

“在‘雙減’背景下,著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隊伍成為當務之急。但是,新形勢下我市在教師隊伍建設中依然存在諸多方面的問題:高水平名優教師缺乏;鄉鎮教師流失嚴重;教師福利保障不足;中高級職稱教師比例偏少,評聘難度大等。”在市政協八屆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施清芳委員代表民盟莆田市委會作《關于加強我市教師隊伍建設的建議》的發言,圍繞“提升我市教育事業,明確教師隊伍發展方向,加強專業、優質教師隊伍的建設”提出建議。

深化教育改革

推動教師隊伍專業成長

打造專業名師團隊。堅持黨管干部,完善中小學校長建設長效機制,努力造就一支政治過硬、品德高尚、業務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質專業化名校長隊伍,更好地領導專業名師團隊建設。實施強師優師工程,落實“傳幫帶”責任機制,通過“請進來、走出去”交流學習,保障教師科研經費、教學經費,培養一批有影響力的省市級名師和學科帶頭人,帶動、推進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

探索城鄉輪崗制度。作為教育均衡發展的要求,需要建立并健全農村學校教師與城鎮學校教師的輪崗制度。一方面,體現教師職業崗位的公平、公正,讓同一層次、同一年齡段的教師,都具有在鄉村學校和城鎮學校從教的經驗,豐富他們的教育閱歷,體驗不同的教育環境。另一方面,在城鄉之間的學校能通過輪崗制度,有效地推動校際交流、異地教研氛圍的廣泛形成,讓城鎮學校相對先進的教學理念,能科學引領鄉村學校提高教學水平,提升辦學效益。同時落實輪崗教師住宿、用餐等生活保障,解決后顧之憂,使輪崗教師更好地投入學習交流,提高輪崗實效。

建設教師培訓基地。對接“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的目標要求,大力強化莆田教師進修學院作為教師培訓的龍頭帶動輻射作用,完善各個縣區教師進修學校在教師培訓、學科指導上的功能,依托莆田學院,外聯省內外著名的師范院校,合作打造高品質教師培訓基地。

提高教師待遇

筑牢教師隊伍保障體系

推動編制改革。在積極落實“編外教師、合同教師、銀發教師”政策,有效解決教師編制、崗位數量不足和結構性矛盾等問題的同時,要考慮到“五育并舉”對學校師資結構的要求(特別是音、體、美、勞教師的政策性缺編問題),教師培訓提升的需要,即將實施普及高中教育的趨勢,以及全國“二孩三孩”政策實施后學齡人口將迎來新增長等特殊情況,中小學教師的編制必須作調整,適當進行師資儲備。建議各個學段教師盡量保持適度超編,新招聘教師數要超過退休教師數,為教師退休高峰期來臨及女教師孕產假提前做好師資銜接與儲備工作,確保教學工作優質運行。

引進競爭制度。落實學校用人自主權,完善按崗聘用制度,積極推行競爭上崗,建立競爭擇優、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要深化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適當提高中、高級教師崗位比例,拓展教師職業發展空間。同時,探索任教年限與職稱的評聘掛鉤,探索名優教師的職稱單列制度,不受單位高級職數限制,由縣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

優化待遇保障。要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投入重點予以優先保障,完善支出保障機制,確保優先支持按規定落實提高教師待遇、加大師范教育和定向培訓投入等教師隊伍建設薄弱領域。加大跟蹤督查,切實落實鄉村教師生活補助等教師待遇的相關政策。完善績效工資核定和分配激勵機制,有效體現學校辦學績效和教師工作量,并適當提高教師教齡津貼和班主任津貼。在文明單位、平安單位等項目的評選中,與其他黨政單位進行區分,單獨設置文明學校、平安學校等項目評選。對評上文明學校、平安學校等綜合獎項的學校予以獎勵,獎金經費要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予以保障并及時兌現。

落實立德樹人

提高教師隊伍職業操守

強化師德培訓。堅持嚴管與厚愛并重、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原則,定期舉辦專題培訓,對標教育部出臺的《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等規范,開展教師思想品德學習教育,不斷煥發教師崇德、修德、養德內生動力。

健全師德管理評價制度。進一步規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維護正常教學秩序,師德考核優秀的應當予以公示表彰,考核結果存入教師檔案,師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應評定為不合格,并在教師職務(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等環節實行一票否決,使教學走向規范化、嚴謹化、科學化。

強化師德監督和激勵。建立健全師德建設年度評議、狀況調研、重大問題報告和輿情快速反應機制。構建學校、教師、學生和社會多方參與的師德監督體系。建立師德投訴舉報平臺,對教師有償補課、違反職業規范等種種不良行為加大查處力度,完善師德表彰獎勵制度,將師德表現作為評獎評優的首要條件。

(時報記者 鄭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