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99国内精品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_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九九

今天是:
當前位置: > 委員風采
游君立:文物保護關鍵是人才
【發布日期:2021-04-09】 【來源:本站】 【閱讀:次】

 【編者按】文化遺產是民族的根基,蘊含著一個民族的精神價值,體現著一個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文物保護、利用的政策。如何打通文物保護、利用的“最后一公里”?莆田市政協委員積極建言獻策,他們表示,“落實文物保護‘最后一公里’,保護是前提,溝通和協調是核心,人才是關鍵。”

莆田,是福建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截止20205月,全市現存各類不可移動文物1474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省級61處、市級159處,縣(區)級285處,登記在冊的未定級文物點957處。擁有可移動文物18386件(套),其中珍貴文物2295件(套)。

為加強文物保護人才的培養,更好地傳承保護歷史文物,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福建省大臻文化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游君立提出建議。



 

江口東岳觀

 


木蘭陂

 

 

“習近平總書記就文物保護工作作出‘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努力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文物保護利用之路’的重要指示。”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常委游君立說,一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文化資源的保護工作,對許多文物遺址進行了有效的挖掘和保護。但是由于資金的不足、專業人才稀缺,難以做到系統的保護工作,致使部分文物古跡、實物遭到破壞、流失。為避免更多文物古跡遺址遭受破壞,很多地方選擇把有限人力用于保護工作,影響了文物在公共文化與教育方面發揮價值。

游君立建議,要加大文保人才的培養力度,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對文博人才的培訓,特別是結合文物保護、文物普查等工作進行專題業務培訓,加強與相關研究機構、高等院校、文保單位等各領域高水平業務機構開展廣泛合作,推動人才結構調整、提高人才質量。重點培育文物與城市建設、旅游、經濟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高端復合型人才,開展戰略規劃、文化研究、旅游運營、項目管理、資本運作等專業型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要招納一批文物保護志愿者,這有利于緩解文保人才的供需矛盾,對充分調動社會力量踐行文物保護、有效紓解執法力量相對不足等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和積極意義。”游君立表示,文物保護志愿者服務隊伍的主要志愿服務內容可以包括巡查保護不可移動文物、宣傳普及文保基本知識、組織開展相關公益活動等。

游君立認為,“互聯網+”能夠讓文物活起來。把文物的保護與高科技相結合,運用先進的電腦圖像貯存技術,記錄與保護文物的精美藝術,利用計算機貯存與再現技術,更好永久的把文物資料再現出來,更方便查找和利用,既達到保存與保護,又可以提供給專家進行研究,又可以供游客參觀,避免游客對文物的過多傷害。同時,還可以邀請一些互聯網企業提取文物元素進行新創作,將其融入動漫、影視等領域,特別是制作成各種社交媒體上使用的“表情包”,更容易走進日常生活中,更好地推動歷史文物等傳統文化內容走近當代受眾。(時報記者 鄭育俊 通訊員 蔡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