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周青松前往市老年大學,看望學校女紅傳承研習班繡《紅船》的學員們。 為傳承發展女紅事業,發揮優秀學員優勢,今年2月,市老年大學開設女紅傳承研習班,以女紅制作為主,不斷探索女紅傳承新模式,挖掘女紅的人力資源、藝脈資源,全力構建“黨建+女紅”品牌和平臺,用女紅的形式講述莆田故事,傳承莆仙文化。《紅船》作為女紅傳承研習班的首個作品,是為在“七一”作為黨的百年華誕獻禮,設計是以“紅船精神”為主旨,整幅作品長1.85米,寬1.19米,共計210多萬針,需要繡工們在3個月內輪番上崗接力完成。 市政協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一級巡視員、市老年大學副校長、女紅傳承研習班班長彭麗靖介紹了女紅傳承班的籌辦情況以及獻禮作品《紅船》誕生背后的故事。 針指流華彩,紅船劈波行。十字繡創作現場,繡工們纖云弄巧,一幅《紅船》呼之欲出,祥云呈瑞,栩栩如生。周青松觀摩繡工們手不離針飛快刺繡,仔細詢問了設計構圖、選線刺繡過程。他指出,女紅,是技藝,更是民俗;是傳承,更是歷史。市老年大學女紅傳承研習班的學員們團結一心,親力親為,用智慧點亮祝福,以《紅船》繡品獻禮建黨百年華誕,契合了中國共產黨建黨偉業所蘊含的革命精神——“紅船精神”。這種表現形式很有深刻內涵、時代意義,充滿著正能量,在色彩與創意的背后是藝術的噴涌勃發,是300多萬興化兒女對黨的真情流露,一針一線感黨恩,一心一意跟黨走。紅船閃耀著鐮刀和鐵錘的光芒,繡品創作過程也是重溫“紅船精神”,對黨史學習的過程,能讓每個黨員踐行初心使命,在黨史學習中懷著感恩的心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對女紅傳承研習班的下一步,周青松提出寄望:站位要高、格局要大,要從歷史、國學、技藝等方位研習女紅,把莆田人民勤勞、執著、智慧的精神融入女紅作品;匯聚力量、行穩致遠,帶動激發大家對女紅的熱愛,培育一支在全國獨樹一幟的女紅隊伍,逐步形成規模效應,讓女紅技藝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讓研習班成為青年一代放飛夢想的實踐基地。 (時報記者 凌明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