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99国内精品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_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九九

今天是:
當前位置: > 協商議政
莆田港口經濟發展蓄勢待發(二)
【發布日期:2020-07-17】 【來源:本站】 【閱讀:次】

□時報記者 鄭育俊 通訊員 黃永忠

 

 

【市政協“發揮港鐵聯運優勢,促進臨港產業發展”專題協商】報道之二

 

東吳港區全景


港口興則產業興,產業興則莆田興。

“明確定位、規劃引領,開放招商、項目帶動,補齊短板、內引外聯,敢于擔當、真情服務。”通過調研考察、深入思考和認真研討,市政協課題組從四個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實施港口帶動戰略,推進臨港產業集聚發展、集群發展 

  

東吳泊位


“港口問題關鍵在產業,港口要引導產業,產業更要支撐港口。”市政協課題組建議,要堅持實施港口帶動戰略,推進臨港產業集聚發展、集群發展。

加強頂層規劃設計。認真研究國家“新基建”投資政策,主動對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福州廈門自貿區建設,堅持以整體、長遠、動態的眼光審視謀劃港口與產業發展。一是做好“十四五”莆田港口策劃設計。圍繞三至五年港口吞吐量沖刺億噸、實現由裝卸港向物貿港轉型、打造5G智慧港口的目標,明確港區定位、發展重點、功能布局、方法路徑,搶抓“新基建”投資機遇,策劃生成一批港口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并加快建設,盡快補齊短板。二是制定“十四五”臨港產業發展規劃。處理好不同功能港區與不同產業的空間配置關系,依托石門澳、東吳、興化灣南岸、莆頭工業區發展近港產業,依托整個莆田市開發區、工業園區、工業集中區全域發展臨港產業,推進港口與產業互動發展、沿海與腹地聯動發展、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

加速港產用地儲備。據初步估算,全市可用于臨港產業用地約有1.02萬公頃,這樣大的空間是全國沿海城市極少有的,也是今后莆田發展的最大潛力所在。一是劃定控制線。抓住新一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契機,盡快劃定近港、臨港產業發展用地控制紅線、藍線,科學分區分類,確保應劃盡劃、應儲盡儲。二是抓緊征遷收儲。對紅線范圍內的,創造條件推進征遷,整體連片收儲開發;對藍線范圍內的,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控措施,對有合法手續的逐步實施搬遷,嚴厲打擊“兩違”建筑。三是盤活閑置用地。完善動態巡查監管機制,強化閑置土地預警,為臨港產業未來發展留足稀缺岸線資源和戰略用地空間。

加緊貨源全面普查。一是摸清我市產業自有貨源。在全市范圍內進行一次全面調查摸底,具體摸清我市產業自有貨源的現狀、規模、結構、進出口等情況。二是掌握向莆鐵路沿線貨源。全面掌握向莆鐵路沿線重點地區、重點產業、重點項目港口通貨情況。三是了解在外莆商經營貨源。了解掌握在外莆商經營的,在全國占據優勢的行業港口通貨情況,摸清底數,界定性質,為更好地研究制定我市專門扶持政策提供基礎性資料。

加快出臺扶持政策。在原有政策基礎上,盡快研究出臺新形勢下加快港鐵聯運,促進臨港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加大對重大臨港產業項目落地,以及大宗散貨港鐵聯運、水水中轉、對臺海運航線等扶持引導。借鑒南昌市“三同”政策(貨物進境與沿海同價到港、出境與沿海同價起運、通關與沿海同樣效率),設立港口經濟發展專項基金,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對注冊落地在我市的港口經營企業和臨港產業,從莆田港通貨的,在鐵路海路運費和港建費、港務費、港雜費等與其他地方的差價給予適當補貼,鼓勵引導更多企業入駐莆田。

 

盤活資源推進港口與臨港產業融合發展

 


林木業城


 

秀嶼港進口木材檢疫除害處理區

 

莆頭作業區

 

“要加大引資引智力度,做好資源盤活和培大扶強。”市政協課題組認為,必須要充分放大我市港口、岸線、腹地的比較優勢,把港口和向莆鐵路優勢轉化為臨港產業集聚的優勢。

全力支持羅嶼40萬噸級泊位形成規模效益。建議充分盤活并撬動已投入的“資源、資本”開放招商,探索國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公司參與羅嶼港運營,加快設立鐵礦石散貨交易市場和交割平臺,推動羅嶼港口鐵礦石國際交易市場建設,依托大企業集團資源優勢,大幅提升羅嶼港吞吐量,盡快發揮規模效益,打造東南沿海最大的鐵礦石中轉基地和亞太混礦中心。

著力拓展港口航運服務功能。集中開展港口配套補短補軟補缺攻堅戰,一是發展水水中轉業務。拓寬中轉航線,簡化審批手續,降低各種稅費,破除“中梗阻”,鼓勵扶持與長江、贛江、湘江等江海直達業務做大做強,構筑港鐵聯運、鐵鐵聯運、水水中轉多式聯運體系。二是完善港航全產業鏈。鼓勵引進大型航運企業,扶持發展船舶維修、物料供應、貨運代理、船舶代理、航運金融、檢驗評估等配套行業。完善人才引進激勵政策,引進培育一批航運人才。三是改善口岸通關環境。設立集“港務+船務+關務”于一體的航運辦事大廳,探索并聯審批、以函代證、承諾制等審批模式。高起點規劃口岸智能化運作、高水平推進口岸公共衛生核心能力建設、高標準落實口岸聯檢部門聯勤聯動,建設5G“智慧港口”,提高通關效率。

努力推動本地產業貨源回流。一是提升改造集裝箱碼頭。在做大做強大宗散貨集散中心的同時,加快規劃布局集裝箱碼頭建設,依托秀嶼港區1#集裝箱碼頭,引進大型航運企業作為合作伙伴,對有條件的散貨碼頭改造升級為集裝箱碼頭。二是開通更多航班航線。對標福州、廈門港,加大財政補助獎勵力度,推動“同港同價同策”,鼓勵扶持福州和廈門港集裝箱航線在莆田港停靠裝卸、開辟近洋集裝箱航線、增加航班密度;鼓勵支持集裝箱內貿、外貿內支線及喂給運輸加快發展,更好對接福州、廈門港集裝箱干線,實現干支無縫銜接。三是降低港口收費標準。清理規范港口經營服務性收費,對本地大企業按通貨量給予價格優惠,減少企業物流成本,提高莆田港競爭力,促進我市外流貨源回流。

合力打造新興臨港產業基地。大力開展開放招商,引進符合各港區位功能定位和產業導向的大型龍頭企業,打造工業“航母”和經濟增長新引擎,并將此舉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從目前行業發展趨勢來看,市政協課題組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一是發展大進大出就地消化的冶金行業。要轉變傳統觀念,現代鋼鐵廠(如江西方大特鋼)隨著生產工藝和環保設施升級換代,已從“排污大戶”轉型為綠色花園式工廠、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要充分發揮羅嶼40萬噸級鐵礦石碼頭,以及后方土地資源預留相對充足的優勢,把握好國內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向沿海地區轉移的機遇,主動對接引進國內知名大型鋼鐵廠的新增產能在我市落地布局。二是引進以煤炭為原料的重化工業。依托東吳樞紐港,鞏固提升以煤炭為燃料的能源基地建設,加強對煤炭為原料的重化工產業研究,積極對接符合產業目錄的煤化工重大項目落地。三是打造全國沿海最大的林產品加工基地。全國60%的木材市場是莆田人在經營,莆田有全國第一個國家級海港口岸進口木材檢疫除害處理區。建議籌劃林產品加工園區,采取加大財政補貼降低對接中歐國際班列和廈門港集裝箱轉運莆田的物流成本、參照山東省做法按農林產品征收木材增值稅等措施,吸引國內木材行業有話語權的莆商,聯手央企,抱團回鄉投資,發展原材料物流和半成品、全成品加工等全產業鏈。對其它能消納以國外進口為主的大宗原料加工的大型企業,我市也需關注跟蹤,只要是環境能夠支撐的,都可積極對接引進。

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港航企業。緊緊抓住寧波舟山港、深圳鹽田港等大型港航企業正轉型升級“走出去”、在全國加快投資布局的有利時機,以興化灣南岸現有岸線資源和配套設施為現狀條件,以及二十年經營期限,吸引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港航企業來建設經營管理,借力大型港航企業優勢資源,帶來先進經營管理理念、高水平物流增值服務和自帶的港代、貨代、船代及貨源,推進興化港盡快開發產生效益。

強力推進羅嶼綜合保稅區建設。抓緊落實省政府與海關總署合作備忘錄中涉及我市部分的內容,邀請海關和省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幫助指導,組織專門人馬負責這項工作,加快羅嶼整島搬遷安置,盡快設立以羅嶼為核心、延伸覆蓋東吳的綜合保稅區,重點發展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倉儲和保稅服務等業務,成為我市臨港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