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舉行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 劉建洋講話 周青松主持
●劉建洋就莆田港口發展“怎么看”“怎么辦”“怎么干”,和與會人員作了互動交流 ●強調,要有“坐不住”的緊迫感和“慢不得”的危機感,切實把港口發展擺在全市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堅持以港興城,加快港口開發建設,做大做強臨港經濟,切實把港口的資源優勢轉變為城市的發展優勢
6月18日上午,七屆市政協常委會召開第十七次會議,就“發揮港鐵聯運優勢,促進臨港產業發展”舉行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市委書記劉建洋出席會議并講話,市政協主席周青松主持會議。 在認真聽取了市政協委員、企業代表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發言后,劉建洋指出,市政協圍繞市委中心工作,將“發揮港鐵聯運優勢,促進臨港產業發展”作為2020年度重點協商課題,選題有高度、調研有深度、建議有力度,充分體現了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高水平,也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對于會上大家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各相關部門要認真梳理,逐一研究,充分吸納,切實轉化為具體的工作措施。 劉建洋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和心得體會,就港口發展的歷史階段特征作了深入闡述,對照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深入剖析了我市港口的現狀、優勢和存在的短板問題等,就莆田港口發展“怎么看”“怎么辦”“怎么干”,和與會人員作了互動交流。劉建洋強調,要有“坐不住”的緊迫感和“慢不得”的危機感,切實把港口發展擺在全市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堅持以港興城,加快港口開發建設,做大做強臨港經濟,切實把港口的資源優勢轉變為城市的發展優勢。 劉建洋強調,要系統謀劃。堅持高起點定位,結合城市規模、空間布局、產業規劃等,加強與國土空間規劃、“十四五”規劃等銜接,明確港口發展重點和功能布局等。要重點突破。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補齊交通運輸能力短板,大力發展水水中轉、多式聯運,提升商貿物流能力;堅持一手抓產業發展,一手抓貨源培育,以“突出開放招商、強化項目帶動”為抓手,大力布局發展臨港產業,依托龍頭企業拓展延伸產業鏈條,推動產業集聚、做大做強;聚焦比較優勢,在吸引貨源回流的同時,加強與江西、湖南等內陸省份對接以及對臺合作,推動港口貨物吞吐量穩定增長。要形成合力。堅持條、塊相結合,橫向、縱向共同發力,強化組織領導,專班專人負責,推動資源整合、功能融合、力量協同。要久久為功。針對港口發展出臺專門政策措施,制定具體推進方案和行動計劃,協調推進、持續發力,努力實現港城聯動、港城共贏。 周青松指出,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充分發揮政協的優勢和作用,繼續圍繞發展臨港產業、壯大港口經濟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建言獻策、凝聚共識,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上,市政協副主席李力利代表調研組介紹調研情況。市政協副主席林惠中、王少華、趙愛紅、張亦兵、黃華、林玉瑞、林素瓊,秘書長陳劍華參加會議。 (時報記者 鄭育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