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市政協著眼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堅持民生導向,持續關注教育、就業、醫療、社會保障等重點問題,開展一系列具有監督性的調研視察、對口協商、提案督辦及反映社情民意等履職活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協商監督突出民生議題。組織委員就我市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專項視察,提出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建立通力協作工作機制,探索以點帶面、先易后難的推進路徑及垃圾處理資源化、減免化和無害化的解決方案,積極為培育垃圾分類新時尚獻計出力。緊盯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就“優化學校布局、有效解決城區學位緊缺問題”開展專題調研及界別協商,組織委員分6批次深入縣區開展精細式調研,全面掌握全市學位緊缺、資源分布的真實情況,并與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校級領導及教師代表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協商,形成界別協商情況專報件,為我市出臺教育招生措施和教育資源合理整合提供有益參考。圍繞健康莆田建設,就“進一步深化公立醫院改革”議題,組織委員與衛健委、醫保負責人進行對口協商,通過對我市公立醫院進行實地走訪、調研視察以及直接面詢等形式,達成協商共識,一批富有建設性、可行性的意見建議為衛健委及醫保局所采納,并轉化為具體的工作措施。 提案協商聚焦民生難題。引導委員圍繞人民群眾關注的民生熱點,積極撰寫提案。做好提案辦理協商,力求提案的協商過程成為政協委員關注民生、反映民意的過程,成為市委市政府及其部門傾聽群眾意見,回應群眾呼聲的過程。2019年共收到提案220件,其中民生提案117件,占總數的51%。通過采取市領導督辦提案、開展提案辦理考核、重點提案面對面協商等有效舉措,有力推動了一批事關民生的提案得到有效的落實。如,提案《關于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建議》被采納,市衛健委、醫保局于2019年聯合發出《關于開展聯合病房建設體系工作的通知》,由市第一醫院、莆田學院附屬醫院與基層醫療機構試點建立聯合病房,成為我市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的亮點。 社情民意信息關注民生訴求。充分發揮政協聯系面廣、渠道暢通的優勢,引導委員正面發聲、正確建言,積極反映社情民意。2019年,共反映社情民意信息400多件,被全國政協采用2篇;省政協采用12篇,采用為《社情民意》專報件47期,省、市領導批示20件次,轉《委員來信》12期。社情民意信息《在莆田從業的臺胞期盼盡快納入“五險一金”》得到李建輝市長批示,市委臺港澳辦、市醫保局、市人社局等相關部門深入調研,加強合作,出臺了有關政策,成立了涵江區臺胞醫保服務中心,這是全國首家臺胞醫務人員服務中心。為在莆田從業的臺胞解決了醫療保障問題,委員關于民生問題的合理化建議得到有效采納。 掛鉤幫扶辦好民生實事。鼓勵廣大委員深入脫貧攻堅主戰場,用心用情用力開展扶貧幫困、捐資助學、送醫送藥等活動。積極開展領導掛鉤幫扶貧困村工作。2019年,市政協領導共掛鉤幫扶10個建檔立卡的貧困村,幫助制定脫貧規劃,協調落實低保、優撫救助等政策,全年共精準用好扶貧資金1120萬,發揮委員主體作用和界別優勢,組織相關界別的委員開展為婦女兒童慈善募捐、扶貧義診和法律咨詢等公益活動,市政協社法民宗委被全國婦聯表彰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 (時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