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丙龍:推進物業行業誠信管理
“誠信建設并非一個新話題。近年來,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各地政府相關部門,對誠信建設的重視程度都越來越高。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已成為社會共識,并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作為一個與民生息息相關、與廣大人民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行業,物業管理的誠信建設不僅涉及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行業的社會地位,更關系到‘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這一奮斗目標的實現。”市政協委員、福建省米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沈丙龍在會上著重就推進物業行業信用建設,提高建設水平提出建議。他說,目前,物業管理師執業資格和物業服務企業資質管理制度相繼取消,誠信服務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不僅是物業行業價值的證明,更是企業贏得市場和業主認可的基礎,是莆田市物業產業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 近年來,隨著莆田市新建居民住宅小區的蓬勃興起,物業服務行業發展迅速。加強城市居民小區物業誠信建設,體現莆田的“與鄰為善、大德博愛”的文化精神,推動行業發展,是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的工作,關系千家萬戶、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也是創新社會治理、推進和諧宜居城市建設的重要工程。 沈丙龍介紹了我市物業行業誠信建設方面的主要情況。一是物業行業誠信建設取得較大進展。近年來,我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美麗莆田等工作上狠下功夫,積極推進,2018年是莆田市城鄉規劃建設管理提升年,莆田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物權法、福建省物業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完善管理體制,創新服務模式,物業管理工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我們大家都能從荔城區、城廂區等區域在加強社會治理、美化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環境的過程中感同身受。二是物業誠信建設納入日常管理。在市住建局牽頭、各部門齊抓共管下,出臺有《莆田市物業管理實施細則》《前期物業服務標準》等制度,將誠信規范與要求結合與落實在全市物業企業的服務質量、規范運營、安全生產與權益保障等方面,著力構建質價相符的服務體系,各職能部門持續開展了“雙隨機”檢查、物業信用評議、信用約束等監管活動,為全市物業信用建設提升構建了框架。三是物業信用管理得到落實。在行業方面,成立了莆田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推進物業管理服務專業化、社會化和市場化,積極培育市場主體,開展物業創優活動,創省優示范項目13個、市優項目55個,進行物業企業服務信用評價,另一方面企業貫徹執行《物權法》《物業管理條例》和各項法律法規,實行行業自律,以誠信與質量來提升全市物業產業水平,也促進了全市服務業發展。 我市各地、各部門在物業管理工作中以完善機制、規范監管、提升服務,誠信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莆田市物業管理水平與城市管理、社會治理密切相關,行業信用建設的提升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沈丙龍說,為更好服務“十三五”莆田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推動“美麗莆田”建設,全市物業行業仍需要大力發展與規范。他認為物業行業誠信建設存在問題有:一是信用管理體制機制不夠健全。物業信用建設的法規體系與政策支撐有待完善,主要還是依托上位法律法規,目前除了《細則》,在市一級的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物業服務收費標準調整評估等涉核心利益問題方面,仍缺少實際、具體的操作條款和機制,信用管理沒有具體、明確的對應條則與規定,相應的條件觸發、獎懲對應、條文解釋等較為不清,總體仍較為籠統。二是物業誠信管理主體不清。我市物業管理條例明確街道、鄉鎮屬地管理責任,但部門屬地權責不對稱,管理手段不多,信用建設方面缺乏精細管理,加之各職能部門職責界定相對模糊,在綜合執法進小區過程中有效的部門協同與職能互補不足,信用長效管理難度較大。三是企業誠信舉措體現不足。我市物業服務行業準入門檻普遍偏低,企業總量不少,但品牌企業、龍頭企業較少,物業普遍的“重利益、輕服務”傾向存在管理水平不高、服務標準不規范、誠信經營不足等問題,在業主敏感的財務收支、權益保護上,透明度不高、侵害現象時有發生,與行業的誠信價值取向相背離。四是業主在誠信建設中缺位。部分業主法制觀念淡薄,行為任性,“要權利不要責任,要服務不要收費”的思想仍普遍存在,導致物業費收繳困難情況不在少數。同時,業委會組織松散,未按照《莆田市物業管理實施細則》成立、備案、管理等規定執行,部分業主較為強勢,行為偏激,互相導致的矛盾糾紛化解方式不多,至信用于不顧,致使我市物業管理糾紛案件增長態勢,影響到了社區融合與社會和諧。五是行業模式與誠信要求差距較大。目前我市大部分住宅小區存在服務標準與質量不高、收費標準收繳率均低的雙重問題,談不上智慧物業、物聯網、創新管理、品牌服務等,受制于產業結構及成本因素,物業服務企業傳統的服務模式和服務內容難以滿足廣大業主的需求,除了恒大、萬科、融信等全國性房企及個別高端樓盤,本地物業企業辦法不多,低層次、低附加值、低質量的經營模式使得行業對誠信舉措考慮不足,誠信建設缺乏動力。 針對實際情況與問題,結合我市區域實際與行業特點,沈丙龍建議: 完善法規與政策支持。在加強現有莆田市物業管理條例實施力度的基礎上,按照權利和義務對等的原則,制訂與實施物業信用建設標準,結合《莆田市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加快推進社會誠信建設實施方案》,納入到整個莆田市信用體系建設規劃。建議著重在物業行業的自律準則、懲戒管理實施、企業失信名錄管理、行業誠信服務公約四個方面做出明確的規定,推動行業誠信建設,體現塑造行業良好形象方面的決心。 加大對全行業的信用建設執法力度。根據《福建省物業服務企業信用綜合評價辦法(試行)》的規定,市、縣(區)兩級物業主管部門、各職能部門可建立健全對物業服務企業的服務質量、規范運營、安全生產與權益保障等四個方面的監管制度,加大“雙隨機”檢查等監管力度,對物業服務企業進行信用評價,建立黑名單制度、信息公開、推動行業自律等方式,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推進物業服務行業的爭優創新。 強化對各物業公司的管理監督。推進物業服務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對物業服務企業信用信息進行量化評分,建立“誠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引入第三方信用評價管理機構,實施社會多方共治,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破壞物業行業自律規范、擾亂物業服務市場等失信行為,按照有關規定列入不良記錄,在后續的招投標、業務承接、信貸等方面實行約束,實施行業優勝劣汰機制;建立物業服務質量評價機制與信用經常性的管理制度,搭建物業服務企業管理工作信息發布平臺,及時向社會發布企業考評情況、信用記錄等動態消息,接受社會監督。 提升業主信用管理與規范水平。發揮業委會、業主群體在物業信用建設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對業主違法搭建、擅自改變物業使用性質、破壞建筑物承重結構、侵占公用綠地和消防通道等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對拒不整改的,以及無故欠繳物業服務費、仲裁裁決不履行的,應納入個人征信信用檔案,并推送至公共信用信息共享等平臺,作為多部門聯合實施信用懲戒措施的參考。 健全物業誠信建設長效機制。將物業誠信建設納入社區治理范疇,落實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的規定要求,建立健全社區居委會、業委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共同參加的議事協調機制,把小區物業管理信用建設情況列為社區綜治平安、文明社區等考評的重要內容,加強對物業管理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的指導,建立市、區、街道、社區四級物業管理投訴受理制度,以物業誠信服務促進社區的和諧發展。
陳春暉: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到人
“物業管理是城市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物業管理好壞直接關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和社會的穩定發展。居住區物業管理水平高了,物業管理好了,能極大改善小區的居住環境。”市政協委員、陳春暉木雕技能大師工作室藝術總監陳春暉說,在抓創建文明社區、文明小區工作中,要充分認識到加強居住區物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強互動和宣傳力度,廣泛宣傳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組建后的目的、意義,以及業主大會、業主居委會和物業企業的權利與義務,增強業主的維權意識和物業管理企業的服務意識,進而提高小區物業管理水平。” 陳春暉認為,有好的政策還要分工到位、及時落實。各級物業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總的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組建工作的監督指導,各街道辦事處要抓好具體的組建工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責任要層層分解,落實到人。主管部門監管落實政策,業委會要通過民主公開透明選舉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