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回應
荔城區政府:做好水景觀水旅游
木蘭溪左岸綠道工程概算總投資1.18億元,工程范圍自木蘭陂至木蘭溪大橋下游的江邊水閘,總長度10公里,分為木蘭溪左岸綠道一期(木蘭陂景觀提升)工程、二期工程和木蘭溪城區景觀試驗段工程。其中涉及荔城區的為:二期工程(自肖厝水閘至張鎮水閘以及荔港大橋至江邊水閘區段,長度4.2公里)及木蘭溪城區段景觀試驗段工程(范圍自張鎮水閘至木蘭溪大橋,長度1.2公里,包括左岸部分灘地、迎水坡、堤頂路等)。 木蘭溪左岸綠道二期工程。建設內容:從肖厝水閘至張鎮水閘和木蘭溪景觀試驗段下游至江邊水閘,防浪墻至內側堤頂線及延伸2米綠化帶全程4.2公里,綠化面積約為15900平方米。包含6米園路、茶吧、人行橋及節點鋪地花池、坐凳、園林建筑小品、木蘭溪水閘管理房改造、下穿六部橋人行橋、水電安裝等工程。工程于2016年8月開工建設,已進入工程掃尾階段。 荔城區人民政府介紹了該區流域水環境治理情況。近年來,荔城區先后實施了北洋水系一、二期治理,全國25個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全國第五批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全國中小河流域治理,全省首批4個綜合治水試驗縣及內河整治等重大水利項目建設,轄區內南北洋各大主要干流以流域為單元已初步形成了“全域治理,綜合管護”格局,且各主干流兩岸已全部同步建設各15米左右綠化帶,通過清淤、拓寬、護岸、拆違、控源、截污、綠化、生態修復等措施,目前南北洋各主次干流水系基本形成互聯互通,綠道基本連網,為下一步以水為元素結合各地人文地域特色做好水景觀、水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礎。 荔城區人民政府提出建議,要以木蘭溪為軸,把木蘭溪兩岸綜合景觀帶向南北洋拓展延伸,其中北洋水系以城市綠心為主,著力把延壽溪沿線東圳水庫、綬溪公園、北大休閑農莊、東陽古民居、東陽湖、白塘湖、玉湖等水設施、水景點、水文化串珠成線,重現“荔林水鄉,泛舟木蘭”為目標;南洋以寧海擋潮閘建設為引領,著力把東郊河沿線梅妃故里、戚光祠、江東村省級旅游村、華堤省級美麗鄉村、谷城梅雪、工藝城、鞋服城、壺公山等景點串珠成線,打造“壺山蘭水、梅映水間、田園風光”為目標進行高起點規劃。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同時整合各涉水部門資金投入為水景觀綜合提升提供資金保障。以流域為單元全市一盤棋,盡快建立健全“全域治理、綜合管護”機制,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提供機制保障。
城廂區政府:突出城旅融合發展
城廂區人民政府著力加快木蘭溪兩岸(城廂段)地區規劃設計與相關項目建設。 城廂區廣化寺周邊及木蘭溪兩岸(城廂段)地區城市設計項目。其中重點地段面積4.36平方公里,一般地段面積2.45平方公里,總體定位為山水特色鮮明、城旅融合發展的城市西部門戶。具體表現在交通系統、綠化體系、高度控制和城市形象。 有關項目為濱江北路建設項目、學園路南伸(荔園路——木蘭溪)工程、木蘭陂公園入口及道路建設工程征遷(嶼上片區改造項目)。 濱江北路建設項目南起騰飛路,北至荔華大道,全長2053米,總投資約1.61億元,其中濱江北路段全長1750米,道路采用堤路結合方式建設,雙向四車道,屬于城市次干路;嶼上路段全長303米,雙向兩車道,屬于城市支路。 學園路南伸(荔園路——木蘭溪)工程北起荔園路與學園路交叉口,南止于木蘭溪北側的濱溪北路,全長約860米,總投資約6400萬元。 木蘭陂公園入口及道路建設工程征遷(嶼上片區改造項目)。城廂區主要負責項目用地征遷,用地范圍東至木蘭溫泉管道、南至木蘭溪堤防、北至海峽廣場,總用地約295畝,涉及拆遷戶438戶,房屋建筑總面積約14.25萬平方米。
涵江區政府:按時間節點推進
木蘭溪防洪工程白塘段涉及新建堤防2.65公里,河道及主槽整治2.65公里,灌注樁防護墻、軟體排護底1.03公里,堤頂防汛2.65公里,新建水閘1座。項目涉及征收土地12多公頃,1000多戶,拆遷各類房屋及附屬建筑物約12萬多平方米,工廠11座、宮廟13座。 涵江區人民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將按時間節點完成開工任務。 (時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