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99国内精品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_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九九

今天是:
當前位置: > 協商議政
關于打造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景觀工程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建議案
【發布日期:2018-06-26】 【來源:本站】 【閱讀:次】

 莆市協〔20186                   簽發人:林慶生

  關于打造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景觀工程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建議案

市委、市政府:

根據市委、市政府、市政協2018年度專題協商計劃安排,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林慶生于6月13日主持召開市政協七屆七次常委會議,就“打造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景觀工程,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進行專題協商。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傅冬陽出席會議并講話,市政協副主席張亦兵代表課題組通報調研情況。現把事宜報告如下:

會議認為,木蘭溪是莆田人民的母親河,去年被評為“全國十大最美家鄉河”。千百年來,木蘭溪基本為天然河道,洪澇災害頻發。1999年12月14日至2000年2月13日,時任福建省領導習近平總書記連續三次蒞臨木蘭溪調研,親自為木蘭溪一期防洪工程奠基,強調“治理木蘭溪,造福莆田子孫后代”。莆田市委、市政府牢記囑托,帶領全市人民持續推進,把木蘭溪初步建成具有防洪安全保障的親水岸線、活力岸線、生態岸線,河道綜合治理成效明顯,綜合走廊規劃陸續編制,綜合走廊建設有效推進,濱溪景觀公園初具格局。

會議指出,木蘭溪雖歷經治水先賢和各級黨委、政府承前啟后持續治理建設,滿足了防洪排澇、灌溉疏浚等基本生產、生活需求,但兩岸綜合功能運用與打造宜居港城、建設美麗莆田的宏偉目標還存在較大差距。主要是頂層設計還不到位、水系保護亟需加強、沿岸空間預留不足,綜合景觀有待提升、資金投入渠道單一。

會議強調,壺山蘭水是莆田人民的精神家園。保護好母親河,建設好木蘭溪,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重任。要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科學謀劃,精心打造,讓木蘭溪以水清、岸綠、景美、宜居的新風姿,成為美麗莆田城市形象的代言人,成為創建美麗中國示范區的風景線。

會議經過充分協商,就“打造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景觀工程,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提出五點建議:

一、規劃引領,保護優先,著力打造和諧木蘭

清水綠岸,魚翔淺底,是廣大群眾所想、所盼、所急,是現代城市軟實力的最重要體現。要堅持人和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則,高品位規劃、高起點保護、高標準建設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景觀工程,在新時代開啟木蘭溪綜合治理新篇章。一要堅持規劃引領。打造宜居港城,建設美麗莆田,關鍵在木蘭溪。要根據《建設美麗莆田行動綱要》、《莆田市城市總體規劃》,認真疏理整合與木蘭溪有關的市級規劃,在吸納相關單體詳細規劃和概念性規劃方案的成果基礎上,科學制定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總體規劃,實現多規合一。以總體規劃為引領,把木蘭溪建設成為一條拉動我市城鄉一體發展的綠色產業帶和錦繡風光帶。二要堅持保護優先。要秉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正確處理快與慢、加與減、破與立和當下與長遠的關系,加強兩岸生態保護和自然恢復,退耕還溪,退路讓堤,還水于民,還綠于民,還木蘭溪流域以寧靜、和諧、美麗。要依法治水,畫出紅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亂占濫用,對濱溪違章建筑、違規種植加大整治力度,把影響防洪排澇和整體景觀布局的建筑物下決心拆除,為子孫后代留下山水一體、城溪共榮的靚麗港城,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莆陽大地。三要堅持統籌推進。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將以木蘭大道、濱溪路、防洪堤岸、休閑綠地、游憩綠道為架構,勾勒一幅“清明上河圖”般的發展藍圖。由于覆蓋范圍廣、項目內容多,必須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既要整體謀劃,又要突出重點,在頂層設計引領下分期、分段、分步推進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景觀建設。堅持全市一盤棋,統籌協調,疏理人文自然風貌,整合山水湖海廊道,引導鄉村綠色發展,建立濱溪休閑體系,把山水—村鎮—谷地—城市—水鄉—海灣多姿多彩的人文地貌串珠成帶。

二、精準施策,綠色發展,著力打造生態木蘭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尊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不斷滿足廣大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一要在天更藍水更清上下功夫。 要以深化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為契機,全面加強對木蘭溪流域的水生態修復、水環境保護、水資源管理。統籌考慮木蘭溪沿岸公園、綠地、綠道、景觀、健身等設施建設和古堤、古樹、古民居、古渡口等重要文物,全力推進南北洋水系綜合治理,同步建設河道截污管道和生態廊道,截污清淤,引清活水,改善河水,改良河床,恢復河灘,修復河岸。適當放生魚類,實行木蘭溪水系休魚制度,嚴禁網魚、電魚、炸魚、毒魚,形成生態的動植物群,增強水體的自凈能力。推進小水電站綠色改造,退出一批對生態影響較大的老舊小水電站,保障河道生態基流,維護河道水體健康。嚴禁企業廢污水偷排漏排,嚴禁城鄉固體垃圾亂堆亂放,嚴禁燃燒生活垃圾和工業廢邊角料,嚴控農村及農業面源污染,防止燒烤、小餐館等對周邊空氣、水質的負面影響,防治大氣污染,讓莆田的天更藍水更清。二要在河更暢岸更綠上下功夫。打通斷頭河,騰出因城市建設而一度被擠占的河道空間,運用環保生態材料、采用生態技術修筑駁岸或改造臨水堤岸,加快推進木蘭陂生態修復和南北渠等連通工程,確保木蘭溪水系的通暢。道路建設應避免大挖大填,防止破壞周邊生態環境。濱溪休閑綠道、漫步道、親水廣場建設要融合智能城市、海綿城市設計理念,漫步道的設計建設應符合騎行運動、跑道功能等要求。綠道、園林建設要配建現代生活需求設施,如房車??織⒌?、新能源車輛充電樁、親水棧道、休閑驛站、觀水平臺等。合理配置鄉土樹種,注重植物群種的多樣性、穩定性,結合我市木雕產業,適當引進種植一些名貴紅木樹種,既增強觀賞性,又成為聚寶盆。綠化帶應大量配植市花月季,努力建成“百里景觀帶,萬畝月季花”,將木蘭溪兩岸打造成“福建的婺源”。南北洋等城涵內河岸邊,廣植水系荔枝,進一步做大做優城市綠心,永續“荔城無處不荔枝”的艷麗景色。三要在風更和景更美上下功夫。要合理控制木蘭溪兩岸城市型界面、自然生態型界面和鄉村田園型界面,科學核定臨溪區、近溪區和望溪區的城市天際線,錯落有致,惠風和暢。加快建設寧海閘,在江南水鄉呈現“高峽出平湖”的奇觀,使“夜游蘭溪,泛舟木蘭”親水體驗成為現實。加強濕地保護,加大種植蘆葦,為白鷺等鳥類棲息繁養營造良好生態環境,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顯現興化大地。

三、激活積淀,彰顯底蘊,著力打造文化木蘭

古往今來,木蘭溪承載著莆田的滄海桑田。要充分挖掘兩岸獨特的鄉土文化、農耕文化、僑鄉文化和民俗風情等人文資源,力求做到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工藝造景相結合、歷史文化積淀與文化個性創造相結合、地方獨特風格與民族優良傳統相結合,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注重特色,展現風采。一要大力疏理莆陽文脈。我市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民俗文化古韻悠長,宗教文化影響深遠,祖地文化根深蒂固。要發揮我市人文薈萃的優勢,追尋“南湖三先生”來莆開學的文明曙光,弘揚“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品味千年古剎廣化寺禪宗文化、南少林禪武文化和民間信仰“三一”教的博大精深,傳承“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的民風祖訓,賞析南戲活化石莆仙戲的千年余韻,維系先輩“下南洋”的祖地情結,展現“刻苦耐勞、頑強拚博、勤儉節約、忠厚謙和、勇于奉獻”的地域性格,把莆陽文化的根脈,匯聚到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景觀工程中。二要大力傳承文化遺存。我市眾多的歷史文化遺跡,如同一顆顆珍珠鑲嵌在木蘭溪兩岸,要以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契機,全面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大力加強對千年古堤鎮海堤和躋身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木蘭陂的保護,加快建設木蘭湖公園和寧海閘濕地公園,改善提升木蘭陂和鎮海堤周邊環境,促進這兩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舊貌換新顏”。加大對宋城保護性開發和周邊環境整治,修舊如舊,拆新建舊,重點推進“六街八景”的開發建設,重現古色古香的明清街區景象。優化羅苜田區域結構,對東方二十五坎、延寧宮媽祖疊蔗塔、順茂隆宅等古民居、古建筑進行先保護后開發,重現“小上?!鄙藤Q重鎮和“東方威尼斯”的江南水鄉風貌。挖掘古民居、古村落、古建筑的歷史文化內涵,保護洋尾、前連、東陽等歷史文化名村和名人故居整體風貌,讓歷史文化名村、名人故居與荔林水鄉交相輝映。三要大力構建文化長廊。要整合文化資源,凸顯莆田元素,高起點、高品位、大手筆建設木蘭溪文化長廊。建設莆田水利博物館,攝制微電影展示治水的夢想與光榮,讓裴次元、錢四娘、林從世、李宏、馮智日和原魯山等治水先賢永銘在莆田發展的歷史豐碑上。創辦莆田歷史名人紀念館、興化民俗體驗館和世遺文化展示館,通過展演、展覽、展示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感受莆田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的無窮魅力。制作“千古詩人詠莆田”石刻,把朱熹、徐霞客、郭沫若和本邑的17名宰相、21名狀元、2482名進士等歷史名人的墨寶,鑲刻在木蘭溪兩岸,讓游人感悟莆田深厚的文化底蘊。利用民間傳統工藝雕塑展現戚繼光、林隆恩、李富、陳文龍等民族英雄和陳國柱等革命先輩的家國情懷,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創作媽祖頌大型群雕,展示媽祖豐采,弘揚媽祖精神。發掘歷史上“魁亞同榜”、“一邑半榜”、“東學四園”、“一門五學士”、“一方文武魁天下”、“六部尚書占五部”、“一門兩丞相,九代八太師”、“一門九刺史,三代五廷魁”、“唐室安王裔,宋朝制幹家”等典故,創作城市雕塑,矗于木蘭湖公園,豐富公園文化內涵,傳承尊師重教民風,重振“文獻名邦”雄風。講好莆田故事,把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藍球城市、特色魅力城市、木雕之城、田徑之鄉、戲曲之鄉、繪畫之鄉、銀飾之鄉、攝影之鄉和古典工藝家俱之都等用現代藝術手段展示在濱溪兩岸,展現打造宜居港城、建設美麗莆田的矯健步伐。

四、因地制宜,提質增效,著力打造富饒木蘭

要緊緊抓住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和實施高質量趕超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歷史機遇,因地制宜,提質增效,著力打造融綠色產業、休閑旅游、生態人文為一體的百里濱溪風光帶和綠色發展帶,讓最美母親河永葆生機與活力。一要加快建設木蘭大道。建設木蘭大道是我市完善交通網絡、拓展發展空間、方便群眾生活、帶動產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重大舉措。要統籌考慮沿線生態環境、產業布局、舊村改造和幸福家園、美麗鄉村建設,預先謀劃地下管廊和城際軌道等重大基礎設施,優化提升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的功能定位。呼應木蘭溪自然風貌,融合木蘭春漲、三紫玉帶、東甲晨光、寧海初日、白塘秋月等名勝古跡,實現“車在路上行、人在畫中游”的愿景。弘揚工匠精神,精心施工建設,把木蘭大道建設成為一條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區域協調的黃金大道,帶動產業集聚、促進群眾增收的富民大道,整合流域景觀、促進全域旅游的旅游大道。同時,要加快濱溪路建設,實現木蘭大道與濱溪路無縫銜接,構建較為完備的木蘭溪兩岸快慢交通體系。延伸打通文獻路、學園路等通往木蘭溪的城市道路,消除“斷頭路”和“無尾路”,徹底解決妨礙城市便捷交通的“最后一公里”問題。二要加快發展全域旅游。要以木蘭溪、木蘭大道和濱溪路為軸,依托自然風光、名勝古跡和傳統村落,精心謀劃生態旅游線路,傾力培育特色旅游品牌,大力推進“旅游+”,加快發展全域旅游,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相互促進、共同提升。要積極打造蘭溪源文化公園、西山田園采摘園、前連僑鄉文化公園、木蘭陂水利公園、玉湖城市文化公園、寧海閘生態濕地公園和三江口入海濕地公園等“木蘭十八園”精品項目,提升我市旅游產業內生動力。以城市綠心為龍頭,進一步綜合整治南北洋水系,融合綬溪公園、東陽古民居、東陽湖和梅妃故里、戚繼光祠、壺公山等壺山蘭水田園風光,創建5A荔林水鄉國家公園,增強我市旅游競爭力。以木蘭陂和廣化寺為依托,完善木蘭陂周邊功能布局和環境品質,提升木蘭陂水利公園、廣化寺佛教文化交流中心,整合豐富的溫泉資源,培育具有莆田特色的集旅游接待、歷史文化和健身養生為一體的休閑養生旅游產品。整合提升沿線的前連、東陽、洋尾等歷史文化名村和江東省級旅游村,培植開發園頭綠洲,有序推進民宿旅游發展。完善濱溪路等城市慢行體系的功能,舉辦木蘭溪生態馬拉松和綠色競走等體育賽事,促進體育與旅游融合發展。優化水上旅游環境,建設水上千米龍舟標準賽道,舉辦游艇、飄流、皮劃艇等具有消費引領特征的時尚水上休閑運動,打造水上體育旅游重點景區和精品項目。三要加快推進鄉村振興。要科學把握木蘭溪兩岸各個鄉村地理區位、自然資源、文化傳統和民風民俗等特征,統籌謀劃產業發展、生態保護、人居環境和基礎設施配套需求,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加強農業生態建設,發展田園綜合體,制定農村產業引導目錄,實施“一村一品”計劃,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以幸福家園、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持續開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發展品牌農業、生態農業、數字農業,建設度尾文旦柚、華亭桂園、常太枇杷、荔城荔枝等現代農業產業園,加快實現城鄉發展一體化。引導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破除舊動能,培育新動能,進一步優化提升沿線的古典工藝家具博覽城、華林經濟技術開發區、工藝美術城和陳橋紅木家具園等,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傳統特色產業、工藝美術產業、文化創意產業、電子信息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物流業、新能源汽車、總部經濟、平臺經濟和“互聯網+”等,促進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五、創新機制,整合要素,著力打造清新木蘭

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遵循,創新體制機制,突出要素整合,努力把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景觀工程打造成美麗莆田、清新福建的示范風光帶。一要加強機制保障。建議成立高規格的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建設領導小組,由市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市政府分管領導擔任綜合走廊建設指揮部指揮長,相關縣區按照市里的規格、規模相應成立領導小組和辦事機構,進一步發揮水務部門和木蘭溪防洪工程管理處的職能作用,增強綜合治理木蘭溪的整體合力。建立健全綜合走廊建設的目標考核、干部問責和監督檢查機制,進一步完善“河長制”,細化工作分工,明確工作職責,確保工作落實。二要加強資金保障。要建立完善“政府引導、市場推動、多元投入、社會參與”的綜合走廊投入機制,政府市場兩手發力,采用BT、BOT、PPP等模式引進社會資本,保障建設所需資金。依托城投公司,適時組建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爭取打包上市,進一步擴大投融資規模,促進綜合走廊的可持續發展。三要加強人才保障。要堅持依法治水、科技興水、人才強水,加強木蘭溪兩岸綜合走廊景觀建設的人才隊伍和養護隊伍的建設,切實增強勘測設計、建設管理、后續維護、依法行政的能力。

政協莆田市委員會  

   2018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