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99国内精品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_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九九

今天是:
當前位置: > 協商議政
兼顧生態和諧 共建美麗鄉村
【發布日期:2018-03-23】 【來源:本站】 【閱讀:次】

 【編者按】近年來,我市相繼開展了“幸福家園”、農村家園清潔行動、美麗鄉村建設等一系列活動,圍繞“布局美、環境美、建筑美、生產美”的要求,以整治舊房裸房、整治生活環境、整治農村污水、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提升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升生態保護管理水平等“三整治三提升”為手段,美麗鄉村建設的覆蓋面不斷擴大,全市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農村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在市政協七屆二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張宗賢委員代表民建市委會作《突出生態和諧要求,深化美麗鄉村建設》的發言,提出相關意見建議。

目前,全市有創建省級美麗鄉村288個,樹立了約40個示范村,11條美麗鄉村景觀帶,涌現出一批特點鮮明、亮點突出的特色村莊,如江口蒜溪、華亭澗口、西天尾后黃、萩蘆崇福、白沙坪盤、常太馬院等,凸顯出“一村一景”、“一村一韻”的美麗鄉村風貌。

“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市政協常委、民建市委主委張宗賢代表民建市委會發言說,“從我市美麗鄉村建設的良性效應可以看出,家鄉處處皆風景,廣大群眾對周邊鄉村旅游的需求還是比較大的,而我們的美麗鄉村建設與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還有很大的作為和提升空間。”

張宗賢說,我市美麗鄉村建設目前主要存在四個問題:

工作推進不夠平衡。全市開展創建省級美麗鄉村的村莊有280多個,較為成功典型的范例占不到15%。說明部分鎮、村美麗鄉村建設推動力度不足,在創建開拓性的思路、方法、手段還比較缺乏,存在應付檢查的心理;有的形象設施建設較多,而改善民生、提升宜居環境方面投入較少,不少村莊環境還不同程度存在“臟亂差”現象。

地方特色不夠鮮明。一些村莊盲目套用城市化的發展理念,村莊規劃一味追求“高大上”,不夠“接地氣”,利用鄉村自然元素以及原有建筑進行改造建設考慮得偏少,脫離了鄉村實際。有的不善于挖掘當地的自然、歷史人文等方面的特色,建設“東施效顰”,建設模式多村一面,排擠了當地傳統風貌;有的產業發展思路不活,“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的產業特色不突出。

籌資渠道不夠廣泛。由于村級經濟造血功能薄弱,缺乏穩健項目產業支撐,多數鄉村建設也無法有效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運作,大多鄉鎮、鄉村依賴于上級財政補助及有關部門的政策、資金或項目的幫扶,難以支撐美麗鄉村建設與后續管理所需經費,也易造成建設初步成效的逐步縮減。

村民認識不夠到位。部分農村人氣集聚不足,村民參與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未充分調動,普遍存在著“干部干,群眾看”的現象;村民的文明意識、生態意識、環保意識還不能很好樹立,亂扔垃圾、亂倒污水等陳規陋習還較普遍,鄉村環境整治成效難以持續鞏固,鄉風文明建設還需要大力培育。

為此,張宗賢提出建議:

美麗鄉村建設要突出鄉村自身固有的元素和特質。“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注重留住農村傳統的鄉土的記憶。我市要注重保持農村的原始風貌,在對鄉村進行規劃時,要注重農村環境的保護,要保留彎曲古樸的鄉間小道,豐富發達的河道水系,綠蔭成片的荔林景觀,依山依田建筑,提倡多使用鄉土材料、多建設地方特色建筑,保持鄉村質樸特色,錯落有致的鄉村格調。

美麗鄉村建設要注重挖掘鄉村特色的內涵。比如江口蒜溪,“十里蒜溪景,百年南洋風,千載古驛情”,既有自然的景觀,又有歷史、人文的氣息,是我市美麗鄉村建設的典范。我市山海平原資源豐富,歷史文化內涵豐富,在充分發掘和保護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樹名木等歷史遺跡遺存的基礎上,要注重挖掘傳統農耕文化、山水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歷史典故等內涵,利用這些有故事有底蘊的鄉村文化來提升品質品味,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美麗鄉村建設要結合產業發展來推動。美麗環境可以向美麗經濟轉化,將青山綠水的生態資源、文化資源有效轉化為推動鄉村發展的優勢特色。當前,我市鄉村產業以鄉村生態旅游、生態休閑觀光農業、特色餐飲等為主,因為路程近,游人一般只停留半天或一天,按旅游產業鏈條來看,只有讓游客留下來、住下來,一條龍的休閑消費才能為鄉村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山區空氣好,空置的老屋非常多,建議在有條件的山區鄉村可以通過流轉租賃土地、老屋等方式,積極發展民宿經濟、休閑養生等項目,通過共享經濟模式,發展戲水垂釣、農家客棧、山林游覽等不同的經營項目,讓廣大游客去得了、留得下、住得了,這也是一條村級組織和農民增收的好途徑。

美麗鄉村建設要用好用足用活政策。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圍繞“三農”發展提出了總的目標和任務要求,這是鄉村發展的又一個重大機遇,必將促進美麗鄉村建設再上新的臺階。建議我市有關部門要加強研究,切實掌握政策,緊緊抓住上級將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強包裝推介和對接,把上級的政策、資金、項目與美麗鄉村建設銜接起來,有效補充美麗鄉村建設的資金、項目上的薄弱環節,提升美麗鄉村建設的水平。

美麗鄉村建設要落實文明、衛生與安全的保障。要發揮村民自治組織作用,積極引導向上向善風尚,利用開展移風易俗活動,涵養鄉村習俗文化,改變村民的精神面貌。通過制定鄉規民約,加強鄉村生活污水垃圾整治,讓村民把房前屋后分清楚、掃清楚、拆清楚、擺清楚、粉清楚,特色村容村貌自然就會顯現。要注重規劃布局,在引進休閑娛樂、野炊燒烤等項目,安排村民擺攤經營區域時,要配套完善環衛設施,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經營者的監管,做好垃圾清理收集工作,不能造成新的“臟亂差”,要教育游客“不亂丟棄垃圾,留下文明與美麗”。要加強安全設施建設,對引進的一些驚險、刺激的娛樂項目,有關部門要督促經營者增強安全意識,切實加強安全防護設施投入,防范安全隱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