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協商議政
【市政協“加快推進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專題協商】報道之三
【發布日期:2018-01-22】 【來源:莆田僑鄉時報】 【閱讀:次】
![]() ![]()
度尾衛生院國醫堂辦出特色
![]() ![]()
仙游博愛醫院養老院
●科學定位,明確方向,著力發展高端特色產業
醫療健康產業作為一個跨行業、跨領域的新興行業,既包括知識技術密集型的研發制造業,也包括勞動密集型的服務業,涉及一、二、三產業多個部門,是天生的融合性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市醫療衛生事業蓬勃發展,既為滿足廣大群眾基本健康需求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差異化發展醫療健康產業創造了有利條件。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緊跟時代步伐,緊盯世界一流,精細化、高端化、個性化發展醫療健康產業。一要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水平。醫療服務是醫療健康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通過政府擴大購買服務,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把握醫療服務的發展趨勢,超前錯位發展,拓展健康服務,形成與現有公立醫院差異化發展格局。加強與海內外知名醫療機構的合作,重點建設各類特色專科醫院,大力發展腫瘤、心血管、腦科、血液病等緊缺醫療服務機構,形成以高端、特色、精準醫療為主體的醫療服務體系,打造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有名氣的專業醫療機構,打響特色醫療服務莆田國際品牌。二要提升醫療健康服務業態。堅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催生醫療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型企業配套發展,做大做強做優莆田醫療健康產業。堅持創新驅動,大力構建醫學科技創新體系,推動醫藥創新和轉型升級,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鼓勵企業自主研發醫療器械,加快實現重大創新藥物產業化、醫療器械國產化和中醫藥現代化。發揮我市生態環境良好、食材資源豐富的優勢,鼓勵企業研發高附加值健康食品,開發生產龍眼、荔枝、枇杷、文旦柚四大名果和金沙薏米等深加工系列保健食品,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壯大健康食品產業。發揮我市旅游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快建設媽祖國際健康小鎮、土海康養小鎮、南少林禪武文化名勝區和九鯉湖國際健康管理中心,策劃生成媽祖文化神緣游、宗教文化心靈游、生態文化休閑游、祖地文化尋根游、紅色文化勵志游等休閑養生健身旅游產品,開發建設中醫養生、風味保健、特色美容等旅游項目,大力發展健康醫療旅游產業。依托我市體育產業優勢,擴大田徑之鄉、籃球之鄉、武術之鄉的社會效應,打造健身休閑綜合服務體系,發展體育健身俱樂部,加快開放體育資源,建設冰雪小鎮等具有消費引領特征的時尚休閑運動項目,大力發展體育醫療康復產業和健身休閑運動產業。三要提升健康莆田智慧工程。發展、搭建統一權威、互聯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體系,培育一批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產業化示范項目,創建全息式數字化健康信息服務新模式。發展互聯網云醫院,打造掌上醫院APP,建立遠程醫療服務體系,持續推進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預防、治療、康復和自主健康管理一體化的國民健康信息服務。發展醫療健康電子商務,進一步支持普天藥械網等電子商務平臺和栢合冷鏈第三方物流試點,吸引藥械企業入駐,形成藥械現代流通新體系。
●整合資源,搭建高地,著力優化人力資源結構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當今世界,經濟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競爭,人才競爭從根本上說就是教育競爭。我市要鍛造“中國領先、世界一流”的醫療健康產業集群,必須大力實施人才發展優先戰略,行政機關與行業協會,醫學院校與醫療機構,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分工協作,整合資源,搭建高地,不拘一格降人才。一要加快獨立本科醫學院校創建步伐。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莆田醫學院獨立辦學的有利時機,加快創辦東南醫學院,近期利用現有莆田學院醫學院的校舍和設備獨立辦學。同時,啟動東南醫學院的總評規劃,力爭教育部能盡快列入國家“十三五”高教發展規劃。利用莆田學院醫學院最早前身圣路伽高級助產特科學校與美國醫學界的淵源關系,加強與美國等發達國家醫學界的交流與合作,引進先進的醫學教育理念、醫學教學體系、醫學教研設備,促進莆田學院醫學院與國內外知名醫學院校合作辦學,培養與國際接軌的醫學人才。支持莆田學院醫學院與民營醫院加強合作,實施“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畢業生與民營醫院人才需求之間的無縫對接。二要加快高層次醫學人才隊伍建設步伐。大力實施“壺蘭計劃”,實行差別化的醫療衛生高級人才培養、引進政策,建立健全高層次人才柔性引進機制,通過名醫帶動工程、高學歷人才引進工程、人才聚集培育工程和人才創新創業工程,不斷優化我市醫療健康人力資源結構。加大全科、兒科、產科和精神科等緊缺醫學人才和生殖健康咨詢師、護理員、科普宣傳員等技能型健康服務人才培養力度,加強藥師、中醫藥健康服務、衛生應急、衛生信息復合人才隊伍建設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健康醫療旅游管理服務人員隊伍建設,為我市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三要加快醫學人才激勵機制創新步伐。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醫學人才成長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完善醫學人才培養、吸引、使用機制,創新醫學人才評價、流動、激勵機制,確保醫學人才引得進、留得住、流得動、用得好。加強醫學人才服務隊伍建設,落實醫療衛生機構用人自主權,建立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人事薪酬制度,在我市培育壯大醫療健康產業的過程中,用發展凝聚人才,用事業吸引人才,用情感溫暖人才,用機制激勵人才,最大限度激發醫學人才創新創造創業的活力。
●把握態勢,精準發力,著力推進醫養結合發展
養老服務既是關系億萬群眾福祉的民生事業,也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老年群體多層次、多樣化的服務需求持續增長,對擴大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把握態勢,精準發力,大力培育養老產業,加快醫養結合發展。一要在硬件建設補齊短板上下功夫。按照保基本、托底線、補短板、調結構、惠老年的要求,加快城鄉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優先發展居家養老服務,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興辦養老機構,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醫養結合、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選擇的多層次養老服務格局。支持社區醫療護理和專業化服務組織整合資源,積極運用“互聯網+醫療”模式,培育智慧養老示范企業,建設智慧養老示范社區和智慧養老示范基地,為老年群體提供新型養老方式,提高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數。二要在理順體制促進融合上下功夫。創新體制機制,明確職責分工,理順醫養結合機構姓“醫”或姓“養”的問題。凡是以醫療、護理、康復為主的護理院增設的養老床位由衛計部門主管,衛計和民政部門互相備案,根據老年人群“醫”或“養”的不同需求,做好入院引導和合理分流。大力支持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將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衛生機構按規定納入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定點范圍。引導醫療機構主動將醫療服務延伸至養老機構,支持二級綜合性醫院設置老年護理床位,鼓勵綜合性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建立“醫聯體”,通過“養中有醫”和“醫中辦養”等形式,推進醫療健康服務與養老服務有機融合,逐步提高我市醫養結合水平。探索建立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積極發展老年人長期照護商業保險。三要在培育品牌壯大產業上下功夫。發揮我市媽祖文化獨特優勢和氣候、生態、溫泉、濱海等資源優勢,建設綜合性養老社區、醫養結合護養中心,培育“美麗莆田、頤養福地”國際知名養老品牌,打造面向海內外老年群體的“候鳥式”養老、旅居養老和養生養老目的地。發揮我市中醫藥發展優勢,將中醫治未病理念、中醫藥養生保健、中醫藥康復醫療融入生態養老全過程,提高我市生態養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養老企業規模化、專業化、連鎖化、品牌化發展,扶持一批養老服務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服務性、生產性養老龍頭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