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協商議政
【市政協“加快推進醫療健康產業發展”專題協商】報道之五
【發布日期:2018-02-02】 【來源:莆田僑鄉時報】 【閱讀:次】
侯志華:辦好高水平醫學院
![]()
“要加快建設獨立本科醫學院校,大力發展醫藥產業。”市政協委員、市衛生計生監督所副所長侯志華談了兩點建議。他認為,我市要打造“中國領先、世界一流”的醫療健康產業集群,離不開高水平醫學院校支撐。
侯志華說,莆田醫學院獨立辦學是壯大規模、提升水平、強化支撐的必由之路,建議加快獨立步伐:一要盡快利用老校區獨立辦學。目前莆田醫學院可以參照北大醫學部、復旦醫學院、川大醫學部等高等院校的模式,實行醫學院獨立辦學,給予莆田學院醫學院在人事、財政、教學上的高度獨立性,并將現有校區地盤劃轉為醫學院的資產,為下一步完全獨立打下基礎。二要加大對醫學院財政投入。能否把醫學院辦成高水平的獨立院校,財力支持至關重要。建議成立專項資金用于引進高層次醫學教育人才和建設重點學科。同時,以滿足醫學院教師多層次的需求為導向,設置多樣化的激勵機制,尤其要重視教師的事業成功和人生價值的實現,積極為他們創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條件。三要啟動新區建設。建議將東南醫學院納入莆田媽祖醫療健康城總平規劃,協調規劃設計單位做好規劃、選址等前期工作。同時,要明確投資建設主體,先行開展建設方案研究。
“醫藥產業既是傳統健康產業,又是具有較強成長性、關聯性和帶動性的朝陽產業,但我市醫藥產業基礎差、規模小、科技含量低。”侯志華說,“這一短板亟待補強。”為此,他建議:一要發揮獨特優勢。全國8000多家莆籍民營醫院,年采購總額1500多億,以及普天藥械網平臺總交易額的不斷攀升,成為眾多醫藥研發、生產企業眼中的大蛋糕。可以說,醫藥產品銷售是我市的強大優勢,應通過加強政府引導、國資參與、上下游協作等,促進與醫藥研發、生產企業強強聯合,互惠互利,實現以銷帶產促研,貫通研、產、銷。二要引導產業集聚發展。隨著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莆田分中心等項目的落地和招商力度的不斷加強,我市將迎來醫藥研發生產企業的引進、建設高潮。建議我市按照“產業集聚、綠色發展”的原則,盡快規劃建設1-2個醫藥產業園,推動醫藥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園區化和差異化發展。三要成立市醫藥產業發展服務工作組。工作組由食藥監、經信委、有關縣區(園區)和相關專家組成。負責跟蹤醫藥產業政策研究;統籌協調各縣區醫藥產業招商,把好引進企業質量關,避免引進不符合產業發展要求的企業;為企業的產品研發、注冊生產許可、市場推廣等提供服務。
謝金標:打造高端專科醫院
![]()
“我市是民營醫院的發源地,全國號稱80%的民營醫院由莆田人創辦。但是這些醫院有些給人一種‘撈偏門’的感覺,民間還有‘摳藥膏’這個說詞。‘魏則西事件’更是把莆系醫院推上風口浪尖,對莆系醫院名譽的破壞力是強大的。我市民眾對民營醫院認識雖有些偏頗,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民眾的態度。”市政協常委、莆田學院附屬學院胸心外科副主任謝金標說,“莆田民營醫院發展到今天,走過曲折的道路,有問題就要想方設法解決,捂著問題只能圖一時之快。
我市民營醫院如何發展?如何獲得老百姓的信任?我認為,發展專科醫院是一個突破口。”
謝金標說,發展高端的專科醫院能夠很好提升民營醫院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比如,做大做強莆田腫瘤醫院,方便腫瘤患者就醫。我市是消化道腫瘤高發區,但是一些腫瘤相關檢查、治療設備由于受到國家政策管控,公立醫院難以采購,而民營醫院則不受限制。目前,莆田腫瘤醫院已經引進一臺PET-CT,可以減少患者來回省城的奔波之苦,極大方便了患者。但是由于醫患信任度的原因,目前的利用率較低。打鐵還得自身硬,醫院自身必須提高檢查的準確度,以逐漸獲得醫患的共同信任。同時,政府可以考慮予以正面宣傳,必要時可以舉辦學術會議的形式進行推廣。另外,腫瘤的精準放療,需要一些昂貴的放療神器,比如質子刀、射波刀等等,可以極大提高我市、我省甚至周邊省份的放療水平,這還得依靠民營醫院更方便引進。
“我市民營眼科醫院的發展,已經具有一定規模。從全國知名的愛爾眼科、廈門眼科中心,到本土的眼睛明眼科醫院、眼睛清眼科醫院等等,在老百姓中有了自己的口碑。”謝金標說,可以考慮整合這些資源,打造一座“眼科小鎮”。為此,他建議:打造全國一流的眼科醫院品牌,輻射東南亞;借勢發展眼科科學的上游、下游產業,上游產業可以借助愛爾眼科與國外專家合作的優勢,助力發展籌建中的東南醫學院的眼科及眼科相關專業,為眼科小鎮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儲備,下游產業可以吸引眼鏡、晶狀體等眼科相關配套廠家過來投資辦廠。
謝金標說,候鳥到了冬天有南飛過冬的習慣。我們可以為一些特殊的“候鳥”打造一個“過冬”的平臺。北方有這樣一群“候鳥”,他們是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北病南治是慢性肺部疾病治療的一個新思路,北方的慢阻肺病人到南方過冬已經是一種常態。碧桂園就有一部分來自北方的置業者。莆田的空氣質量是北方城市可望而不可即的,氣候也比較適合。目前,我市肺科醫院正在緊張建設中,可以考慮以肺科醫院為平臺,建設慢阻肺病人療養中心,吸引北方的慢阻肺患者前來過冬療養。
2017年,以邵逸夫國際醫院為技術支持,杭州大廈已經出現了“醫療超市”的醫療模式。謝金標認為,民營醫院如何發展,有很多的思路可以探索。
徐永輝:建設醫療人才隊伍
![]()
“莆田市具備發展醫療健康產業的較好基礎,但醫療衛生專業人才隊伍還存在數量不足,高職稱、高學歷比例低,隊伍不穩定等問題。”市政協常委、莆田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徐永輝說,“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醫療衛生專業人才隊伍刻不容緩。”
徐永輝建議,要加大莆田市醫學類院校的建設力度,對我市僅有的醫學類本科院校—莆田學院的醫學部重點建設,加大醫學人才培養專項投入。要加大高層次醫學類人才,特別是醫學教學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引進的人才應是真正具備帶動本地醫療衛生人才業務水平提高的能力的高端人才,同時,要鼓勵醫療衛生專業人才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參加高層次學術交流,培養本土高級醫療衛生專業人才。醫學類院校要在現有臨床醫學、護理學、藥學、醫學技術專業等傳統專業的基礎上,調整專業結構,增設醫療機構急需的各類專科專業、醫院管理、醫學軟件設計、醫學工程、醫學心理學等專業。
“要建立上下級醫療機構幫扶制度,上一級醫療機構要有培養下一級醫療機構醫療衛生人才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基層醫療衛生人員提供更多、更高層次的實習和進修機會,促進我市醫療衛生人才的培養。”除醫學院校人才培養外,徐永輝建議要加大在職人員的培養,“要鼓勵在職人員參加遠程教育、函授在線教育等學歷繼續教育,解決醫學類在職人員工學矛盾以及急需學歷和業務能力提高的問題。”
徐永輝說,要加強醫護人員醫學道德教育,醫學類院校要開設陶冶情操的醫學美學等課程,醫療機構對醫護人員的醫德教育要常抓不懈。著力改善醫療機構、醫學院校的工作、生活環境,特別是要建設一些擁有高端醫療設備的高層次實驗室,為醫療衛生人才開展科學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要建立科學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最大限度留住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