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99国内精品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_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九九

今天是:
當前位置: > 專委會工作 > 提案委員會
加強節約集約土地資源 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二)
【發布日期:2015-01-16】 【來源:莆田僑鄉時報】 【閱讀:次】

 【編者按】為推動市政協六屆三次會議第2004001號重點提案《關于加強節約集約土地資源,促進莆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建議》的辦理落實,市政協召開提案辦理協商會。會上,各縣區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匯報了該提案的辦理落實情況,部分市政協提案委成員就如何更好地節約集約土地資源提出許多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接上期)。   

 

加強節約集約土地資源 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整治違章建筑

 

     吳春樹委員:目前一些地方用地浪費的問題還存在,企業用地管理要加強,有的搞花園式廠房,有的用地拿去抵押貸款后不干了,要收回又遇到問題。要加強監管,防止惡意圈地發生,一是要求做到投資和廠房建設達到規定的數量以后才可以向銀行申請貸款;二是用地轉讓監管的問題。總的用地規模和年度規劃指標都要控制好;要招好商,淘汰落后產能;用地報批方面當地的部門要按標準來控制,就用地方面相關部門要形成一致的意見。


    黃培峰委員:嚴把土地出讓的前置條件。嚴格按照《福建省工業項目建設用地控制指標(2013)》要求的五個控制指標前提下,按照省、市產業政策和布局,盡快細化適合我市經濟發展的項目投資強度、容積率、注冊資金、單位面積產出、單位面積稅收、環保能耗、出讓年限上限等產業最低準入條件標準,把這些項目準入條件作為國土資源部門實施產業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前置條件。


    加大批后監管力度。對因業主原因造成閑置的或未按照土地前置最低準入條件要求建設的,未按合同要求時間建成投產的,特別是對畫圈的土地,要嚴格按照閑置土地處置辦法,依法強制收回或促進其重新招商合作。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止閑置土地現象的發生,進一步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開源節流,加快“三舊”改造。選擇一些條件較為成熟的舊片區、舊廠房、舊村莊進行改造,單體建筑以小高層及高層樓房為主,盡量少建別墅及多層建筑,提高城鎮建設使用存量用地比例。


    黃慶豹委員:加強土地資源管理。要有節約意識、整體意識、效益意識,充分認積到土地資源的稀缺性,全面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在做好土地數量管控同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確保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益、資產收益和資本增值功能。


    提高項目用地準入門檻,建議對投資小于1000萬元的項目鼓勵其租用標準廠房生產,不再單獨供地,確保以最少的土地獲取最大的畝產效益。


    嚴格執行具體建設項目用地控制指標。嚴格按國家建設用地控制標準核定項目面積,杜絕企業盲目圈地,從源頭上遏制浪費,增加工業項目投產后稅收貢獻度。
    嚴格執行農村宅基地申請條件、用地面積標準和建筑面積標準,控制新建農村居民點人均建設用地規模,切實執行農村一戶一宅政策。


    要加強“監管”。一是加強批后監管,促進建設單位按時開發建設,及時處置各類違法違規違約用地行為。二是加強復核驗收,嚴格對企業的投資規模、開竣工時間、用地范圍、規劃條件等進行驗收,督促企業按合同要求投資額建設到位。


    林穎委員:以“向上發展”提高土地利用率,以“動態巡查”防止土地浪費,以“綜合整治”補充土地后備資源,促進節地水平和產出效益“雙提升”。一要實行科學有效的國土資源管理考核機制。制定土地集約高效利用的相關激勵約束辦法,將土地開發程度、用地機構狀況、利用強度及產出效益列為政府年終綜合考評的重要內容。同時加強土地市場動態監測與監管,定期在門戶網站上公布相關情況,接受社會監督。二要以規劃為龍頭推進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和可持續發展。重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與完善工作,切實發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調控功能。各類與土地利用相關的專項規劃(如城市規劃、集鎮規劃、交通、水利規劃等)要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三要從財稅政策入手“擠”增量。完善鼓勵節約集約用地的財政、稅收等經濟政策,用經濟杠桿引導中小項目向標準廠房集中,做到配套設施共享,改變以往小型企業“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用地局面;以政策為導向,鼓勵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建設多層高標準廠房,引導中小微企業通過租賃標準廠房解決用地問題,實現以較少的土地消耗支撐更大規模的經濟增長;嚴控農村建房,引導村民科學、規范建房,鼓勵農村居民聯合建房,興建農民公寓。


    陸麗欽委員:早期征地建的廠房,因企業生產規模擴大,原有廠房已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再征地又征不到,只好在原有的廠房的基礎上進行搭建,也按照搭建后的規模納稅,對這些早期已既成事實的、不得已而為之的搭建,有關部門要給企業評估發證,不要做違章搭建處理。


    姚金海委員:要學習蘇州、東莞模式,建好廠房再招商引資,一方面可以節約土地資源,一方面大大縮短企業的投入產出周期,提高投資人的積極性。
    葉志恭委員:一是對企業原有的廠房進行加層,以擴大產能,一是“三舊改造”要加快進度,這兩方面可以做一些樣板工程,以復制推廣。

 

●部門回音

 

     市國土資源局: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市土地資源十分緊缺,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節約優先”發展戰略,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有效緩解建設用地供需矛盾,保障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在節約集約用地方面措施主要有:強化科學合理布局工業項目,嚴格容積率管理,規范項目準入條件,擬出臺差別化工業用地政策,挖掘存量建設用地潛力,做好經濟杠桿調節,強化土地出讓合同管理,加強對節約集約用地工作的監管,規范“三舊改造”及探索低效用地的再開發利用,開展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清理處置工作。


     下一步,將對已完成農轉用征收的項目按審批的不同年限(
10年和5年)分別進行處理,嚴格土地集約利用。2014年對農轉用征收超過10年,完成清理處置;2015年和2016年對農轉用征收超過5年的清理處置80%以上;到2016年末,批而未用土地面積應控制在已批農轉用與土地征收面積的10%以內。各縣、區政府(管委會)應要對未征未供項目逐一進行督查,對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不足,盲目簽約,導致土地前置審批手續拖拉或是項目不落實,圈占土地要予以清理,重新安排項目,對完成征遷工作的,要限期辦理供地審批手續。


     仙游縣:關于供地制度,杜絕土地浪費方面,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鼓勵和支持節約集約用地,認真執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經營性項目用地一律采取招拍掛出讓方式。關于批后監管方面,開展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專項清理,盤活城鎮閑置存量土地。關于低效利用土地的處置方面,不斷提高土地利用的綜合效益和土地利用效率,對在建項目凡投資強度、建設周期達不到規定要求的,考慮重新簽訂補充協議約定項目建設周期、投資強度、違約金等。關于推進產業優化升級方面,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物流業,密切關注工業行業用途改變。

     荔城區:高度重視政協提案辦理工作,積極吸納各位委員的建議,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不斷提高土地集約化利用水平。強化責任推動落實,區政府專門成立了區土地管理委員會,主任由區長親自擔任,并建立了全區土地管理共同責任聯席會議制度。促進資源有效利用,強化耕地保護制度,強化耕地占補平衡和土地整理復墾監管,積極開展農村居民個人建房審批。提高土地資源效益,嚴格執行土地使用標準,提高土地資源貢獻率。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深入開展閑置土地清理,實行城鎮低效用地騰退機制,鼓勵工業企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加快用地方式轉變,積極盤活存量土地,全面清理閑置廠房。


     城廂區:吸收提案中的好建議,加快研究和探索體系完備、措施有力、切實可行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思路和途徑,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城鎮建設與節約集約用地之間的關系,統籌發展;互為促進。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政策引導,加強調控;嚴控總量,盤活存量;特色招商,高效用地;健全機制,嚴格把關;豐富內涵,挖掘潛力。今后,將進一步增強節約集約用地的責任感、緊迫感,積極探索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的新路子,進一步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以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力促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推動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


    秀嶼區:近年來,始終將加強節約集約土地資源作為項目考核的主要標準,秀嶼區土地資源有限,特別是耕地資源更為緊缺,為切實提高土地利用水平,防止土地供而不用的現象發生。嚴格落實節約集約用地有關規定,實行開發區土地集約評價,加大批后監管力度,盤活存量閑置土地,加大兩違整治力度,拓展項目用地空間。對于委員提出的意見建議,將結合區情,繼續深入研究、探討,不斷完善土地管理機制。


     涵江區:嚴格控制增量用地準入機制,建立建設用地保證金制度,嚴格產業準入制度,用地規模控制制度。盤活利用存量土地,改善了城市面貌。落實土地招拍掛有償使用制度,進一步提高土地資源配置的市場化和公開化。加強批后監管,查處閑置土地。下一步工作,創新土地市場供應方式,強化工業用地出讓合同管理,健全出讓土地收回機制,開展畝產效益綜合評價,促進存量土地盤活。


     湄洲島:近年來,隨著度假區的發展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顯。為了保證湄洲島可持續發展,著力推進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主官掛帥,落實土地資源保護責任;盤活存量土地,高效節約利用土地;嚴格供地制度,杜絕土地資源浪費;健全執法機制,加強土地利用監管。


     北岸:齊抓共管,強化領導,建立節約集約用地的共同責任機制。節約集約,保障供應,嚴格落實建設項目用地的供地政策。提高門檻,強化監管,促進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調整優化,集聚升級,促進土地利用方式轉變。嚴格保護,落實責任。認真落實耕地保護目標責任。下一步工作計劃:一是進一步加強項目用地規范管理。二是創造條件爭取完成今后的補充耕地任務。三是加強補充耕地工作。四是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開展農村土地綜合工作,減少新增建設用地面積。 (黃海聲 鄭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