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調研視察
【市政協“加快鄉村污水治理 助推美麗鄉村建設”專題協商】報道之一
【發布日期:2017-09-26】 【來源:莆田僑鄉時報】 【閱讀:次】
【編者按】鄉村污水治理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是建設美麗莆田的重要內容。建設美麗鄉村從污水治理開始,讓鄉村水變干凈、塘歸清澈,重塑莆田荔林水鄉的韻味。
今年5月,市政協副主席彭麗靖、林惠中帶領部分市政協委員及市直住建局、環保局、水利局、執法局、衛計委等部門負責人深入各縣區、管委會,開展“加快鄉村污水治理,助推美麗鄉村建設”專題調研,實地察看了仙游縣書峰村、城廂云峰村、涵江松東污水接收站等部分村鎮的污水處理情況,聽取有關工作情況介紹等,先后召開7場座談會,就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研討,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建議。課題組還赴江蘇、浙江、山東等地進行調研考察,學習吸收了外地鄉村污水治理方面的經驗做法。
6月27日,市政協七屆二次常委會議召開,著重就“加快鄉村污水治理,助推美麗鄉村建設”進行專題協商。彭麗靖代表專題調研組作調研報告,調研組部分成員和市政協委員分別發言;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參與協商,并就有關問題作出回應。
加快鄉村污水治理 助推美麗鄉村建設
![]() 隆興美麗鄉村
![]() ![]() 環境整治后的鄉村美景
![]() 鄉村舊建化糞池
![]() 新建三格式化糞池
![]() 書峰鄉污水處理站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污水治理工作,始終將其列入為民辦實事的重點工程之一,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先后開展了“農村畜禽養殖污染整治”、“農村家園清潔行動”、“農村河道清淤疏浚工程”、“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處置”等系列專項整治行動,取得明顯的成效。同時,結合木蘭溪整治、東圳水庫飲水源地保護、外度水庫飲水源地保護等活動,推動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主要流域和重點流域整治,農村水系有了較大改觀,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
●【調查研究】
近幾年,我市依托開展“幸福家園”建設、創建生態市,以及中央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等,整合各類資金,相繼累計投資25.6億元,建成6座城鄉污水處理廠、7個鎮級污水處理站、30個提升泵站,配套管網1500多公里,污水收集范圍超200平方公里,污水日處理能力達36萬噸,城市污水處理率達87.5%。新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二、三期,除了已投產一、二期正常運營外,三期擴建項目正處于驗收,并網試運行階段,屆時總處理規模可達2850噸/日,基本可以滿足全市的生活垃圾處理要求。開工建設仙游垃圾焚燒發電廠、太湖垃圾填埋場擴容工程、餐廚垃圾處置場及危險廢物綜合處置工程等項目,有效緩解城鄉生活垃圾處置問題。同時,拆除旱廁18150多座,改造旱廁688座;全面推廣鄉村污水“1+X”處理模式,已有200多個村莊完成污水處理設施改造。根據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宜居港城,建設美麗莆田”的統一部署,計劃從今年起,每年安排財政專項資金2000萬元,用三年時間,完成其余557個村污水治理工作,到2019年全市所有行政村農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實現“戶戶有收集、村村有處理”,標志著我市農村污水治理工作進入到加快推進的新階段。
強化政府監管的主體責任,將環境監管工作納入網格化管理體系,構建市、縣區、鄉鎮(街道)、村(居委會)4級環境監管網格體系,持續保持環境執法高壓態勢,重點加大對影響飲用水水源地安全的重點污染源、人口聚集區等重點區域和企業排污的監管,注重運用《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新手段和新措施,切實加大懲戒力度,依法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同時,加大媒體宣傳和曝光力度,使一些企業和個人亂排亂倒等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建立了“河長制”,進一步明確市縣區鄉(鎮)各級河長的責任,確保各行政轄區的污水治理任務落到實處,較好地扼制了河道被肆意污染的現象發生;強化了水質跨界斷面考核,推廣涵江區部分鄉鎮在重要的流域、重點河道、重要的排污口建立電子視頻監控的做法,實現了對河道進行全天候的監測,不僅適時掌握河道的水質變化,也有效地解決河道管控、巡查的人員不足問題,既減輕了監管的工作難度,也減少了執法的成本;嚴格了考評制度,在城鄉綜合管理考評中,把河道管理列為“環境衛生管理”的主要內容進行統一考評。同時,積極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的做法。即由市水利局選擇專業化、社會化的保潔隊伍,統一負責南北洋的水葫蘆日常保潔,極大地改善了南北洋河道的水環境。
雖然近幾年我市各級黨委、政府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推進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養殖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工業污染等專項整治行動,也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形勢依然不容樂觀,黑水溝、臭水溝、垃圾河不同程度存在,“治水治污”任重而道遠。特別從我市2017年度重點推進的186個村生活污水治理情況來看,市政協調研組發現,各地在推進污水治理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