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99国内精品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_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九九

今天是:
當前位置: > 調研視察
【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大會發言選登】有序推進精準扶貧進程
【發布日期:2017-03-08】 【來源:】 【閱讀:次】
[編者按] 精準扶貧是黨中央和國務院對扶貧開發工作的新要求,是解決扶貧開發工作中底數不清、目標不準、效果不佳等問題的重要途徑。在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市政協副主席、民進市委主委王少華代表民進莆田市委作“關于推進精準扶貧的建議”的發言,就我市如何有序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有序推進精準扶貧進程
 
 
 
 
王少華委員代表民進市委會發言
 
 
精準扶貧是黨中央和國務院對扶貧開發工作的新要求,是解決扶貧開發工作中底數不清、目標不準、效果不佳等問題的重要途徑。我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思想,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的總要求,堅持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管理,積極調動各方力量參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創造性開展工作,全面實施“造血式”、“減負式”、“搬遷式”、“兜底式”等精準扶貧措施,有序推進精準扶貧進程。
市政協副主席、民進莆田市委王少華在發言中指出,民進市委會通過對相關部門、行業領域、鄉村的調查及群眾的反映,認為在加快推進精準扶貧實踐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精準識別管理方式較粗放。我市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每年定期核查,建立扶貧臺賬,每年對貧困人口和脫貧人口進行復核,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但在操作過程中只是通過個人申報、走訪了解、村委會證明、公示公開等形式,再錄入管理系統,人為影響因素多,特別是在農村,扶貧對象準入性、困難程度及個人申報自覺性在實踐中往往打了折扣,在一定時空內出現扶貧資金跑、冒、挪、分等風險。
精準扶貧缺乏莆田特色。我市堅持通過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海則海、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等方式,推動第一、二、三產業與貧困戶聯動齊動,多渠道拓寬貧困戶增收途徑。但在實施過程中,相關行業或主管部門雖有方案,也有舉措,卻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產品”“品牌產品”“拳頭產品”,基本是給資金下項目,千篇一律,特色扶貧拿不出叫不響,重點不突出。
政策扶貧創新亮點少。精準扶貧提倡改“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由“輸血”向“造血”式扶貧轉變。但大多單位和部門因循守舊,停留在出方案下任務,施策不足,個別工作主動性不夠,缺乏擔當,怕擔責,“畏難”情緒嚴重,突破障礙力度小,創新思路少,亮點不多。
就下一步精準扶貧工作,王少華建議:
一要強化實招,增強精準識別力度。精確識別是精準扶貧的前提。只有在廣大鄉村實實在在地宣傳發動群眾,廣泛通過標語、宣傳欄、廣播、宣傳單等傳統方式,把各級黨和政府精準扶貧的政策及舉措原汁原味地公布、張貼出來,讓群眾更多了解扶貧政策,讓群眾明明白白評議,按“標準”識別同村老百姓誰是扶貧對象,村居干部通過有效、合規的程序,到村到戶調查,市、縣區、鄉負責抽查檢驗、信息錄入等,才能保證扶貧對象認定的透明、準確;每年定期組織對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進行核查、比對和清退,對漏統漏報和因災、因病、因殘等原因返貧的貧困人口,及時納入建檔立卡數據庫管理。市政府要整合市、縣區各部門有關數據,建立統一的全市精準扶貧管理信息平臺,實現對扶貧對象情況全方面、多角度掌握,如住建部門的住房保障系統、衛計部門的人口計生系統、國土部門的房產管理系統及相關銀行誠信系統等,甚至在政策許可范圍內,把扶貧管理信息網絡系統向全民開放,人人可以憑有效證明查閱貧困人員的申請、審批、受助信息,把扶貧工作環節置于陽光之下。
二要強化幫扶,促進特色項目發展。進一步加強社會扶貧力量,協助簽約企業盡快進村入戶,開展因地因企因業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轉變貧困村和貧困戶“給錢給糧”,“等、靠、要”的觀念;堅持智力扶貧、產業開發,引導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真正把資源優勢挖掘出來;對貧困村實施水、電、路、氣、房和環境改善“六到農家”工程。支持和鼓勵蔬菜(果蔬)、畜禽養殖、花卉苗木、食用菌、油茶和鄉村旅游休閑等覆蓋面大、帶動力強、扶貧效益明顯的產業發展,并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農業產業化格局;積極推進“救急難”工作,落實臨時救助配套資金,對因特殊原因致貧的困難家庭實施臨時特別救助,并引導社會力量加大幫扶救助力度,幫助渡過難關。對所有符合低保條件的貧困戶應保盡保,實現社會保障兜底。
三要強化簡權,提高扶貧效率。扶貧工作千頭萬緒,有黨委、政府的宏觀政策,也有行業、部門的專項扶貧工程,這些扶貧舉措都有自己的一套較規范完善的運行機制,貧困村和貧困人員往往需要村(居)委會初審意見;鄉(鎮)級政府審核意見;縣(區)級審核意見;市級組織審核意見;省級組織審批意見。走完這些審批程序,群眾調侃說:等資金到位,黃花菜都涼了。因此,政府要敢于突破創新機制,整合各部門扶貧資金,既集中管理,又分項目實施救助,簡政放權,簡化各種資金申請手續,實行貧困村和貧困人員在所在村居和網上并存申請、公示。同時,激勵各級部門權責并重,定好位、履好職,強化脫貧攻堅黨政一把手“第一責任人”責任,對扶貧工作效率高,業績突出,要給予肯定表彰,反之則問責追責,做到工作業績與個人成長進度掛鉤,與單位評先評優對稱。
四要強化人才,配強扶貧新生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國將每年的10月17日設為“扶貧日”,意在最廣泛地動員社會力量投入扶貧濟困工作。現在,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互為支撐,拓展著全新的扶貧格局。這些扶貧工作都需要高素質的人才,特別是要推進“三下鄉”用知識改變貧窮、預防因病致貧返貧、發揮科技致富作用;要出臺更加優惠的條件,增加大學生任村官人數,既可解決大學生就業,又可為扶貧工作注入新生力量。
五要強化監督,保障脫貧目標完成。針對扶貧領域項目申報和審批、資金撥付和報賬、項目實施和驗收等環節中易發、高發違規違紀違法問題,建議:市、縣區紀(工)委、市直相關單位要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工作責任,逐一赴各鄉鎮開展巡查督導,保持對扶貧領域違規違紀問題嚴肅查處的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保障我市順利完成脫貧奔小康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