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99国内精品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_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九九

今天是:
當前位置: > 委員風采
大力發展健康產業
【發布日期:2017-05-03】 【來源:莆田僑鄉時報】 【閱讀:次】
[編者按] 健康產業是直接服務于人們身心健康的新興產業,涉及醫療服務、藥品器械、保健用品、健康食品、旅游健身、養老養生、健康管理、健康咨詢等多個生產和服務領域。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把發展健康產業作為五大重點之一進行規劃,李克強總理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指出:要“努力把健康產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凸顯了健康產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市政協七屆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市政協委員侯志華委員代表醫藥衛生界作“大力發展健康產業,推進健康莆田建設”的發言,就相關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大力發展健康產業
 
 
 
侯志華代表醫衛界發言
 
市政協委員侯志華代表醫衛界發言說,2013年以來,我市根據國務院、省政府《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充分發揮莆田市經濟外向性高、民營經濟發達、民間資本比較雄厚和莆籍民營醫院遍布全國的優勢,將醫療健康產業作為新興的三大產業之一,構建特色的醫療健康服務體系。2014年6月我市被列為全省社會資本辦醫試點城市,同時莆田(中國)健康產業總會在我市正式成立,下轄會員企業醫院8600多家;組織建設“普天藥械交易網”,開創醫藥流通B2B電子商務新模式;福建健康產業園區正在規劃建設中。
侯志華認為,我市健康產業發展的主要困難與問題有:一是我市健康產業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比較局限在醫療藥械領域,產業鏈條有待進一步延伸,健康與養老、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的融合有待加強。二是我市作為莆系醫療發源地,打造總部經濟大有可為,這一獨特優勢還有很大潛力可挖。三是我市醫療衛生資源存在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分布不均勻等問題,老年病、長期護理、兒童、精神、康復、口腔等方面的醫療資源短缺問題比較突出。四是研發型、帶頭型高端人才和實用技能人才緊缺,人才引進、培養亟待加強。
為此,侯志華建議:科學規劃健康產業。一方面,要樹立“大健康”理念,做好“健康莆田2030”規劃,將健康產業作為全市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強力打造,形成醫療服務、健康管理、醫藥電商、養老養生、健康旅游、健身體育、裝備制造等特色鮮明、結構完整、層次清晰的健康產業體系。另一方面,要按照“立足莆田、面向全省、輻射到周邊省份”的定位,完善福建醫療健康產業園區規劃,致力于建設醫(醫療康復)、教(培育培訓)、研(醫學研發)、養(保健養老)、產(藥械產業)五位一體的產業鏈,形成綜合功能的健康產業園。
全力打造總部經濟。一是出臺優惠政策,積極調動有利因素,鼓勵引導在外莆系企業回莆田注冊設立總部管理公司,借力境內外資本發展。二是繼續做好健康產業園總部經濟區招商入駐工作,加快總部辦公區一期項目建設。三是舉辦福建莆田健康產業投資洽談會、醫療健康產業高峰論壇、醫療產品展銷會、人才招聘會等,搭建政企溝通平臺。四是指導醫療集團公司加強信息資源、人力資源、運營成本掌控,對內規范行業管理,引導整個行業健康、有序、規范、可持續發展。五是組織莆系民營醫院開展市場推廣、營銷策劃、藥械帶量采購,增強談判議價能力。
壯大醫療衛生資源。一是加大項目策劃力度,深化多元辦醫格局,引導資金投入緊缺型、接續性醫療機構建設,加快擴充緊缺資源,滿足群眾醫療康復需求。二是著力推進福建艾普強質子醫院、福建新安國際醫院、市腫瘤醫院、國藥集團涵江醫院新區等與社會資本合作建設或社會資本投資建設的重點項目。三是在健康產業園內選址設立市第一醫院分院,既拓展醫院發展空間,又帶動園內配套項目(如血液、影像、檢驗、供養、洗滌等中心)發展,并選擇優勢專科發展專科醫院,做大做強醫療集團。
加快醫養結合步伐。老齡化社會為醫養結合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建議積極探索不同類型的醫養結合模式: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點打造一兩家大型醫養結合示范單位。二是鼓勵醫院擴展功能或轉型,二甲以上醫院老年病科室可與養老機構建立綠色通道,部分效益不好的二級以下中小型醫院可拓展或轉型為醫養結合服務機構,解決養老機構和醫院床位供給缺口,提升養老照護服務功能。三是選擇有條件的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與社會養老機構,采取建在一起或就近提供醫療服務的方式,聯合實施“醫養結合”試點,促進社區醫療服務嵌入養老產業。四是鼓勵引導養老機構興辦醫療機構或內設醫務室,并將診療和康復護理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發展休閑養生產業。我市應立足自身優勢條件,積極促進健康養生與旅游、互聯網、健身休閑、食品的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一是以中醫保健理療為切入點,結合九鯉湖道家養生、南少林禪武養生、龜山禪茶養生、湄洲島朝圣旅游等,發展養生、休閑旅游等產業。二是發揮我市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優勢,重點發展療養旅游、候鳥式養老、臨終關懷養老及日間照料、全托、半托等多種形式的老年人養生照料服務。三是制定專項政策,扶持企業依托我市特色食品和資源,大力研發保健食品、農副產品深加工。四是利用、開發特色體育資源(如國家射擊射箭基地),策劃、發展旅游+體育觀光+健身體驗的旅游運動項目,引導社會力量建設運營具有消費引領特征的健身休閑項目。
引進培養各類人才。一是加強莆田學院與知名醫學院校、管理院校的合作,為莆田健康產業“訂單式”培養醫療人才和高級醫院管理人才。探索莆田學院醫學院與莆系醫療企業聯合辦學模式,建設醫療人才培養培訓基地。二是出臺扶持政策,激發企業引才聚才動力,破解產業發展人才技術瓶頸問題。加大對緊缺高端專業人才的引進力度,如引進先進的質子治療團隊或醫師到莆田開展業務。三是加大對社會需求大的養老護理員、保健調理師等實用技能人才的培訓、培養力度,滿足養老養生健康產業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