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99国内精品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_四虎成人精品永久免费av九九

今天是:
當前位置: > 提案工作
加快發展湄洲灣北岸臨港物流業
【發布日期:2014-03-02】 【來源:莆田僑鄉時報】 【閱讀:次】

    【編者按】在市政協六屆三次會議上,王少華等8位委員分別圍繞臨港產業、城鄉一體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民營經濟發展、教育衛生發展、城市建設和新興產業發展等議題建言獻策。這些發言是各界別和委員們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從不同側面就我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一些建設性意見和建議。本報將陸續刊登這些發言,以饗讀者,共同關注莆田發展。本期摘登林玉霖委員代表市民革作了題為《關于加快發展湄洲灣北岸臨港物流業的建議》的發言。該發言針對我市臨港物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加快發展湄洲灣北岸臨港物流業

 

     為加快推進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港興市、產業強市”戰略實施,市民革在參加市政協視察活動基礎上,組織課題組開展了“臨港產業發展”專題調研,并就我市加快發展湄洲灣北岸港口物流業提出建議。
     ●現狀與問題
     一、北岸臨港物流業現狀
     1、港口開發漸入佳境。湄洲灣是“世界不多,中國少有”的天然良港。隨著沈海高速公路、福廈鐵路、向莆鐵路的開通,莆田港已成為中西部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口,極大地拓寬了港口的陸域腹地,使其具備建設國際性深水大港的優越條件。目前湄洲灣北岸已建成10萬噸以上碼頭3個,在建和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的2-40萬噸碼頭28個,這些港口建成后年吞吐量將超過6000萬噸。湄洲灣港口鐵路支線及疏港公路連接線等項目加快推進,逐步實現港口、鐵路、公路的“無縫對接”, 以湄洲灣港口為核心,集鐵路、高速公路和航空港為一體的東南沿海區域性大交通體系正在形成,為發展臨港現代物流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臨港產業初具規模。得益于大港口、大交通的崛起,湄洲灣北岸開發區的臨港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已經落地和即將落地的臨港產業重點項目有16個,投資總額超過1200億元。開發區不斷優化臨港產業布局,著力打造漿紙制造、能源、臨港物流、海洋生物、濱海旅游等五大基地,使港口產業鏈得以延伸。這些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千億產值,百億稅收”的目標。
      二、臨港物流業存在的問題
      1、北岸開發區的體制有待理順。在管理體制上,湄洲灣北岸開發區未能真正享受省級開發區的相關政策,項目的用地、用海審批,涉林報批等須通過秀嶼區相關部門上報,影響了項目服務的質量與效率;在海關政策上,由于通關系統尚未完善、優惠政策較為模糊,使得跨國生產企業和國際物流商止步觀望。在管理機構上,公安分局、消防大隊、邊防大隊等機構雖已成立,但單位未掛牌,人員未到位;國土分局未設立,規劃部門力量薄弱。在物流園區建設上,由于港口物流基礎設施管理的“條塊分割”,影響了物流園區規劃的實施。
      2、港口物流基礎設施有待加強。北岸港口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后,市政府規劃配套的東吳港區口岸辦、海事局、邊檢站、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海關等機構駐北岸辦事處、聯檢大樓等設施建設目前是一片空白,制約了港區物流業的發展。目前,北岸港口物流基礎設施主要還是以滿足傳統運輸作業為主要業務,鐵路、公路整合力度不夠,尚未形成快捷、暢通、高效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
      3、港口物流的信息化有待提高。現代物流體系需要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平臺。目前北岸港口尚未建立現代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也比較低,如航道無線電定位導航技術、虛擬網絡技術、數據傳輸技術等尚未應用到物流管理系統中。
      4、港口物流人才隊伍有待充實。由于港口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滯后于物流業發展的需求,北岸開發區物流專業人才嚴重不足,既懂信息技術又懂現代物流管理的復合型的高層次物流專業人才更加緊缺,嚴重制約了港口物流業的發展速度和質量。
     ●對策與建議
     發揮港口優勢,大力發展現代港口物流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做大做強港口經濟,是推動莆田市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為此建議:
     1、理順行政管理體制,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是莆田最具發展前景的核心區,我市要盡快理順其行政管理體制,配齊相關行政管理和檢驗檢疫機構和人員,使其真正享受到省級開發區的相關配套政策,并大膽進行“先行先試”,在項目用地、用海的審批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建議市政府努力改善通關環境,提供高效的港口物流服務,同時要做好行業的整體發展規劃,制訂政策法規,規范行業運作,整頓和維護經營秩序。
     2、加強物流發展指導,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要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加強對港口物流的發展指導,倡導發展綠色港口物流,促進經濟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要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 鼓勵和支持企業投資建設和發展公共碼頭,大力發展港口深水航道、港口集疏運通道等公益性基礎設施,把港區、保稅區、開發區和中心城區,以及與腹地城市緊密地聯貫在一起。通過快捷的物流網絡體系建設,縮短物流時間,拓展物流空間,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步提高。
      3、建立公共信息平臺 提高物流運作效率。現代港口物流屬于資本密集型產業,隨著現代港口物流體系的發展,對港口的信息網絡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港口物流信息化已成為現代化港口生存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我市要盡快建立港口物流公共管理信息平臺,實現集船東、集裝箱碼頭、拖車公司、各堆場、各物流園區、倉儲區、貨主和銀行等單位的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通過物流信息網絡組建電子物流中心,實現物流全過程的可視化、自動化、智能化,整體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和綜合服務水平。
      4、建立臨港物流園區,做強做大物流產業。要依托湄洲灣北岸大型碼頭群和區域交通樞紐優勢,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湄洲灣北岸臨港物流園區,形成輻射海峽兩岸的重要生產資料集散地。要吸引外資或合資的大型物流企業進港運作,鼓勵物流企業通過參股、控股、兼并、聯合等多種形式進行資產重組,培育一批國際競爭力強的大型臨港物流企業;要鼓勵生產和商貿企業按照分工協作的原則,剝離或外包物流功能,整合物流資源,促進企業內部物流社會化;要加快國際物流和保稅物流發展,提高國際貨物的中轉能力,促進湄洲灣北岸逐步建成適應國際貿易發展需要的大型國際物流港。
      5、構建專業人才高地 服務港口物流發展。要通過建立人才高地,大力培養和引進專業物流人才。一要實行柔性用人機制,全方位、多渠道借腦、引智、招才;二要通過高校、職業技校培養港口物流專業人才;三要抓好港口物流企業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既培養中高級物流人才,又培養物流藍領工人,形成合理的人才梯度,為港口物流業發展提供人才保證。
      港口物流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積極推動。隨著“以港興市”發展戰略的實施,我市在推進湄洲灣北岸建設我國東南沿海國際性、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的進程中,港口物流業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